五开头的成语 (567个)

161

大白于天下

成语拼音:
dà bái yú tiān xià
成语解释:
大白:彻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国。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9回:“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,将无以大白于天下,而佥壬假借,得以自便私图。”
162

大节不可夺

成语拼音:
dà jié bù kě duó
成语解释:
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强取。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163

独木不成林

成语拼音:
dú mù bù chéng lín
成语解释:
一棵树成不了森林。比喻个人力量有限,办不成大事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崔骃传》:“盖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,随时之宜,道贵从凡。”
164

得便宜卖乖

成语拼音:
dé pián yí mài guāi
成语解释:
得到好处或实惠卖弄乖巧
成语出处:
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真是名利双收,得了便宜卖了乖,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。”
165

独树不成林

成语拼音:
dú shù bù chéng lín
成语解释:
独:单独。一棵树成不了森林。比喻个人力量有限,做不成大事
成语出处:
《古今乐录》:“梁曲曰:独柯不成树,独树不成林。”
166

单丝不成线

成语拼音:
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
成语解释:
一根丝绞不成线。比喻个人力量单薄,难把事情办成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9回:“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,有心要救他,只是单丝不成线,孤掌岂能鸣。”
167

大事不糊涂

成语拼音:
dà shì bù hú tú
成语解释:
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,态度鲜明。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吕端传》:“端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。”
168

道三不着两

成语拼音:
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
成语解释:
道:说话;着:接触到。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。形容说话不着边际
成语出处: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苏王文》:“道三不着两,四下乱倡扬,取得经来唐三藏,再莫管他人瓦上霜。”
169

灯台不自照

成语拼音:
dēng tái bù zì zhào
成语解释:
照:光线射到。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
成语出处: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方信道人心未易知,灯台不自照。”
170

东西南北客

成语拼音:
dōng xi nán běi kè
成语解释:
指居处无定之人。
成语出处:
参见“东西南北人”。
171

东西南北人

成语拼音:
dōng xi nán běi rén
成语解释:
指居处无定之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 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坟。今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’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郑玄注:“东西南北,言居无常处也。”
172

大鱼吃小鱼

成语拼音:
dà yú chī xiǎo yú
成语解释:
比喻以强凌弱,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
成语出处:
老舍《赵旺与荷珠》:“这样,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,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。”
173

大眼瞪小眼

成语拼音:
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
成语解释:
大眼看着小眼,没有解决的办法
成语出处: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几句话,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——大眼瞪小眼,后脊梁背嗖嗖地冒凉气。”
174

蠹啄剖梁柱

成语拼音:
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
成语解释:
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故蠹啄剖梁柱,蚊虻走牛羊,此之谓也。”
175

儿大不由娘

成语拼音:
ér dà bù yóu niáng
成语解释: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
成语出处: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9回:“别说我是他妗子,我就是他娘,他‘儿大不由娘’,我也管不的他。”
176

儿大不由爷

成语拼音:
ér dà bù yóu yé
成语解释: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
成语出处: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2回:“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,儿大不由爷,他也管我不住。”
177

二卵弃干城

成语拼音:
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
成语解释:
卵:鸡蛋;干城:捍卫者。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
成语出处:
《孔丛子 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178

恶人先告状

成语拼音:
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
成语解释:
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经我强硬的答复,没法对付,便用最终的毒计,就是以退为进,先发制人,亦即所谓‘恶人先告状’也。”
179

恶事行千里

成语拼音:
è shì xíng qiān lǐ
成语解释:
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(含有劝告的意思)。
成语出处: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180

法不传六耳

成语拼音:
fǎ bù chuán liù ěr
成语解释:
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
成语出处: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。”
* 五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