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常考易错 (445个)

101

万籁俱寂

成语拼音:
wàn lài jù jì
成语解释:
形容周围环境非安静;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万籁: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。
成语出处:
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
102

吴下阿蒙

成语拼音:
wú xià ā méng
成语解释:
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识尚浅。
成语出处:
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至于今者,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”
103

悬梁刺股

成语拼音:
xuán liáng cì gǔ
成语解释:
形容刻苦习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,晨夕不休。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104

不骄不躁

成语拼音:
bù jiāo bù zào
成语解释:
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
105

草木皆兵

成语拼音:
cǎo mù jiē bīng
成语解释:
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觉。
成语出处:
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106

胆大包天

成语拼音:
dǎn dà bāo tiān
成语解释:
形容胆量极大(多指做坏事)。现多含贬义。
成语出处:
唐 刘叉《自问》:“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,酒肠宽似海,诗胆大于天。”
107

如获至宝

成语拼音:
rú huò zhì bǎo
成语解释:
最珍贵的东西。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珍视喜爱。
成语出处:
宋 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忽蜀僧行密至,袖出‘寂照庵’三字,如获至宝。”
108

一败如水

成语拼音:
yī bài rú shuǐ
成语解释:
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;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。形容失败惨重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察报告》:“当第一时期,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,蒋介石打伤了脚,坐飞机回广东去了。”
109

一介不取

成语拼音:
yī jiè bù qǔ
成语解释:
一介:一粒芥菜子,形容微。一点儿东西也不拿。形容廉洁、守法,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一介不以与人,一介不以取诸人。”
110

一丝不苟

成语拼音:
yī sī bù gǒu
成语解释:
苟:苟且。丝毫也不马虎。形容办事极为认真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111

蝇头微利

成语拼音:
yíng tóu wēi lì
成语解释:
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利。比喻非的利润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满庭芳》: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著甚干忙。”
112

失大

成语拼音:
yīn xiǎo shī dà
成语解释:
因贪图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。
成语出处:
汉 刘昼《新论》:“灭国亡身为天下笑,以贪利失其大利也。”
113

有勇无谋

成语拼音:
yǒu yǒng wú móu
成语解释:
勇:勇气;胆量;谋:计谋;策略。只有胆量;没有计谋。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;而没有周密虑。
成语出处:
唐 陆贽《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》:“(王)武俊蕃种,有勇无谋。”
114

哀鸿遍野

成语拼音:
āi hóng biàn yě
成语解释:
哀鸿: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;没有目的地飞着;悲哀地叫着。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、流离失所的灾民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雅 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115

遍地开花

成语拼音:
biàn dì kāi huā
成语解释:
遍:普及;到处。比喻普遍推广;全面地展开。
成语出处:
魏焕宗《山区巧打麻雀战》:“史家寨的民兵,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,打了他个伏击;军城游击组配合部队……总之,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。”
116

百花争艳

成语拼音:
bǎi huā zhēng yàn
成语解释:
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。
成语出处:
王朔《懵然无知》:“整个晚会都用演员,儿童演儿童看,台上台下天真烂漫,百花争艳。”
117

闭月羞花

成语拼音:
bì yuè xiū huā
成语解释:
闭:躲避;羞:害臊。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;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。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。
成语出处: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四折:“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,少不得剪草除根大。”
118

除旧更新

成语拼音:
chú jiù gēng xīn
成语解释:
清除旧的,建立新的。以新的代替旧的。
成语出处:
晋 竺僧朗《报南燕主慕容德》:“彗者除旧更新之象。”
119

承上启下

成语拼音:
chéng shàng qǐ xià
成语解释:
承:承接;启:引出;开始。承接上面的;并引出下面的。多指文章的结构。也泛指把事业或问接过来传下去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 孔颖达疏:“故,承上启下之辞。”
120

谄上欺下

成语拼音:
chǎn shàng qī xià
成语解释:
谄:讨好,奉承;欺:欺压。讨好上司,欺压下级。
成语出处:
吴祖光《相府门前七品官》:“这位‘相府门前七品官,见他容见我难’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、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。”
* 小学常考易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