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 (603个)

101

肃然起敬

成语拼音:
sù rán qǐ jìng
成语解释:
形容产严肃敬仰的感情。肃然:恭敬的样子;起敬:产尊敬的心情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”
102

谈何容易

成语拼音:
tán hé róng yì
成语解释:
哪里说得上容易呀!常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成语出处:
汉 东方朔《非有先论》:“吴王曰:‘可以谈矣,寡人将竦意而览焉。’先曰:‘於戏!可乎哉!可乎哉!谈何容易?’”
103

无所不知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hī
成语解释:
什么事情都知道,没有不懂得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圣人无所不知,无所不通,故得引而使之焉。”
104

望子成龙

成语拼音:
wàng zǐ chéng lóng
成语解释:
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业和事业上有成就。
成语出处: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:“德公望子成龙,一会想送他上英国,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。”
105

一模一样

成语拼音:
yī mú yī yàng
成语解释:
一个模样。指样子完全相同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话说人只有面貌最不同,盖因各父母所,千支万派,那能够一模一样的?”
106

音容笑貌

成语拼音:
yīn róng xiào mào
成语解释:
音:说话的声音;容:容貌;笑起来的样子;指神态。指人的容貌和笑声。常用作怀念之词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关于太炎先二三事》:“先的音容笑貌,还在目前,而所讲的《说文解字》却一句也不记得了。”
107

衣食住行

成语拼音:
yī shí zhù xíng
成语解释:
泛指穿衣、吃饭、住房、行路等活上的基本需要。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民主义》第三讲:“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,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。”
108

抑扬顿挫

成语拼音:
yì yáng dùn cuò
成语解释:
抑:降低;挫:转折。形容声音高低起伏;节奏分明;和谐悦耳。一般指音乐、朗诵。有时也指文作品。
成语出处:
宋 张戎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而子建诗,微婉之情,洒落之韵,抑扬顿挫之气,固不可以优劣论也。”
109

奄奄一息

成语拼音:
yǎn yǎn yī xī
成语解释:
奄奄:气息微弱的样子;息:呼吸时进出的气。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。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7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一息。”
110

斩钉截铁

成语拼音:
zhǎn dīng jié tiě
成语解释:
斩:砍断;截:切断。砍断钉子切断铁。比喻做事;说话坚决果断。
成语出处:
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》:“师谓众曰:‘佛法底人,如斩钉截铁始得。’”
111

助人为乐

成语拼音:
zhù rén wéi lè
成语解释:
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。
成语出处:
冰心《咱们的五个孩子》:“在我们的新社会里,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,可以说是天天在发,处处在发。”
112

变化多端

成语拼音:
biàn huà duō duān
成语解释:
端:头绪;方面。形容变化很多、很大;没有头绪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》:“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,变化多端。”
113

半夜三更

成语拼音:
bàn yè sān gēng
成语解释:
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成语出处:
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叫的。”
114

不在话下

成语拼音:
bù zài huà xià
成语解释:
原多用于旧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
成语出处:
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四折:“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,这且不在话下。”
115

大吃大喝

成语拼音:
dà chī dà hē
成语解释:
狼吞虎咽地吃。指没有节制,没有计划地吃喝。指进行大规模、高档次的吃喝活动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五义》第七回:“蒋爷苦劝,自己端起酒杯,大吃大喝,连说带笑。”
116

德高望重

成语拼音:
dé gāo wàng zhòng
成语解释:
道德好;声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;有名望。
成语出处:
宋 司马光《辞人对殿札子》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
117

昏迷不醒

成语拼音:
hūn mí bù xǐng
成语解释:
神志昏沉,不省人事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说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》:“次日昏迷不醒,叫唤也不答应,正不知甚么病症。”
118

红杏出墙

成语拼音:
hóng xìng chū qiáng
成语解释:
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。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;也喻指大好形势。
成语出处:
宋 叶绍翁《游园不值》诗:“春风满园关不住,一支红杏出墙来。”
119

连绵不断

成语拼音:
lián mián bù duàn
成语解释:
连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止;从不中断。
成语出处:
明 朱国祯《涌幢品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,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120

敛声屏气

成语拼音:
liǎn shēng bǐng qì
成语解释:
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心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。”
* 小学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