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 (286个)

101

绝薪止火

成语拼音:
jué xīn zhǐ huǒ
成语解释:
绝:断绝;薪:柴草。断绝柴草,使火停止燃烧。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尽数》:“扬汤止沸,沸愈不止,去火则止矣。”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书》:“一人饮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
102

金友玉昆

成语拼音:
jīn yǒu yù kūn
成语解释:
友、昆:指兄弟。对他人兄弟的美称。
成语出处:
北朝 北魏 崔鸿《十六国 前凉 辛攀》:“辛攀,字怀远,陇西狄道人也……兄鉴旷,弟宝迅,皆以才识著名。秦雍为之谚曰:‘三龙一门,金友玉昆。’”
103

极则必反

成语拼音:
jí zé bì fǎn
成语解释:
谓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博志》:“全则必缺,极则必反,盈则必污。”
104

竭泽而渔

成语拼音:
jié zé ér yú
成语解释:
竭:弄尽;泽:池塘;渔:捕鱼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;只顾眼前。也比喻残酷榨取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 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。”
105

竭泽焚薮

成语拼音:
jié zé fén sǒu
成语解释:
竭:排水。薮:指草野。排干池水捕鱼,烧光草野捉兽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可,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”
106

刻舟求剑

成语拼音:
kè zhōu qiú jiàn
成语解释:
舟:船;求:寻找;寻求。在船上刻记号;寻找失落水中的剑。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;死守教条;拘泥固执;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107

乐不思蜀

成语拼音:
lè bù sī shǔ
成语解释:
蜀:指三国时蜀国。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;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;快乐得不想回国。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。
成语出处:
晋 习凿齿《汉晋》:“王问禅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。’”
108

乱臣贼子

成语拼音:
luàn chén zéi zǐ
成语解释:
旧时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风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坏国家统一;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。也作“逆子贼臣”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
109

良工巧匠

成语拼音:
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
成语解释:
良工:手艺精良的工人;巧匠:技艺精巧的匠人。指技艺高超的工匠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慎大览·不广》:“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……不知致苦,卒为齐国良工,泽及子孙。”
110

揽名责实

成语拼音:
lǎn míng zé shí
成语解释:
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
成语出处:
汉 董仲舒《繁露 考功名》:“有益者谓之公,无益者谓之烦,揽名责实,不得虚言。”
111

黎丘丈人

成语拼音:
lí qiū zhàng rén
成语解释:
比喻困于假象、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疑似》:“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。……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。”
112

路人皆知

成语拼音:
lù rén jiē zhī
成语解释:
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成语出处:
晋 习凿齿《汉晋》: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。”
113

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

成语拼音:
liú shuǐ bù fǔ,hù shū bù dù
成语解释:
户枢:门转轴;蠹:虫蛀。流动的水不会发臭,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
成语出处: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 尽数》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”
114

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

成语拼音:
liú shuǐ bù fǔ,hù shū bù lóu
成语解释:
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同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·尽数》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”
115

鲁鱼亥豕

成语拼音:
lǔ yú hài shǐ
成语解释:
鲁字和鱼字、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;容易写错。把“鲁”字写成“鱼”字;把“亥”字写成“豕”字。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 察传》:“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”
116

连枝同气

成语拼音:
lián zhī tóng qì
成语解释:
《吕氏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连枝同气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
117

名垂竹帛

成语拼音:
míng chuí zhú bó
成语解释:
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。
成语出处:
《吴越 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声可托于弦管,名可留于竹帛。”
118

民富国强

成语拼音:
mín fù guó qiáng
成语解释:
人民富裕,国家强盛。
成语出处:
汉 赵晔《吴越 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主内实府库,垦其田畴,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
119

末路穷途

成语拼音:
mò lù qióng tú
成语解释:
穷途:处境困窘。无路可走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成语出处:
《吴越 王僚伎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曰:‘夫人赈穷途,少饭亦何嫌哉?”
120

秣马脂车

成语拼音:
mò mǎ zhī chē
成语解释:
秣:喂;脂:涂油脂。喂饱马,给车涂好油脂。指准备作战或准备好交通工具
成语出处:
晋·习凿齿《汉晋》:“便当秣马脂车,陵蹈城邑,乘胜逐北,以定华夏。”
*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