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一口的成语 (35个)

21

喘息之间

成语拼音:
chuǎn xī zhī jiān
成语解释:
气的功夫。比喻时间短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遊釜中,喘息须臾之间耳!”
22

间不容息

成语拼音:
jiàn bù róng xī
成语解释:
间:中间;容:容纳;息:喘息。中间都不容喘气。形容时机紧迫,不容延误。
成语出处:
《文子·道原》:“时之变则间不容息,先之则太过,后之则不及。”
23

尸居余气

成语拼音:
shī jū yú qì
成语解释:
余气:最后气。象尸体样但还有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宣帝纪》: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”
24

气呵成

成语拼音:
yī qì hē chéng
成语解释:
呵:呼气。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;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件事安排紧凑;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
成语出处:
明 胡应麟《诗薮 近体中》:“若‘风急天高’,则篇之中句句皆律,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意贯穿,气呵成。”
25

奄奄

成语拼音:
yǎn yǎn yī xī
成语解释:
奄奄:气息微弱的样子;息:呼吸时进出的气。只剩下微弱的气。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7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息。”
26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rú yī
成语解释: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致。同“众辞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吏部 都给事升转》:“而谓科臣但当内擢,其最不肖者间出二人于外,则众。”
27

成语拼音:
wàn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比喻意见致。同“万辞”。
成语出处:
范文澜、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节:“现在万词,愿立永康王,不可更改。”
28

成语拼音:
wàn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。比喻意见致。
成语出处:
唐 孙樵《武皇遗剑录》:“群疑胶牢,万辞。”
29

成语拼音:
xīn kǒu bù yī
成语解释:
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样。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成语出处: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2回:“我是这们个直性子,希罕就说希罕,不是这们心的。”
30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致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濮议》卷四:“众辞,纷然不止。”
31

成语拼音:
xīn kǒu rú yī
成语解释:
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样。形容诚实直爽。
成语出处:
宋 汪应辰《题续池阳集》:“由是观世之议论,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,未必心以为是,使士大夫心,岂复有纷纷之患哉!”
32

言出,驷马难追

成语拼音:
yī yán chū kǒu,sì mǎ nán zhuī
成语解释:
驷马:四匹马拉车。话说出了,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。指话说出,就不能再收回,定要算数
成语出处:
宋·欧阳修《笔说·驷不及舌说》:“俗云:言出,驷马难追。《论语》所谓‘驷不及舌’也。”
33

成语拼音:
wàn kǒu yī tán
成语解释:
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。比喻意见致。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今内而百官,外而军民,万谈,皆欲食伦之肉。”
34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成语出处:
唐 令狐楚《谢赐冬衣状》:“自臣而下,万声。”
35

家有千,主事

成语拼音:
jiā yǒu qiān kǒu,zhǔ shì yī rén
成语解释:
家:家庭;主:主持,掌管。每家不论有多少人,只能有个人掌管家事。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
成语出处:
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家有千,主事人。有你男人在场,叫你做什么?走吧走吧!”
* 关于一口的成语 形容一口的成语 描述一口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