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不入的成语 (29个)

21

无孔

成语拼音:
wú kǒng bù rù
成语解释:
孔:小洞。有空子就钻。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去活动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5回:“况且上海办捐的人,钻头觅缝,无孔,设或耽搁下来,被人家弄了进去,岂是悔之及。”
22

狎雉驯童

成语拼音:
xiá zhì xùn tóng
成语解释:
汉鲁恭宰中牟,以德化民。时郡国螟蝗伤稼,独其境;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,童子仁而捕。事见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。后因以“狎雉驯童”誉人政绩。
成语出处:
汉鲁恭宰中牟,以德化民。时郡国螟蝗伤稼,独其境;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,童子仁而捕。事见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。
23

方凿圆枘

成语拼音:
fāng záo yuán ruì
成语解释:
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枘装进圆凿。比喻格格能相合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楚·宋玉《九辨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。”
24

过门

成语拼音:
guò mén bù rù
成语解释:
经过家门而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。”
25

枘圆凿方

成语拼音:
ruì yuán záo fāng
成语解释:
比喻调协,扞格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好逑传》第十五回:“过冥冥中若无作合,则日东月西,何缘相会,枘圆凿方,于参差。”
26

圆凿方枘

成语拼音:
yuán záo fāng ruì
成语解释:
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进圆榫眼。比喻相投合;格格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知其龃龉而难。”
27

曲学诐行

成语拼音:
qǔ xué hǎo xíng
成语解释:
做学问正道,行为奸邪正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陆九渊《与张辅之书》:“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,必淫邪放僻,显显狼狈,如流俗人肖子者也。”
28

如水投石

成语拼音:
rú shǔ tóu shí
成语解释:
象水泼向石头,丝毫。比喻听而闻或言无效果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杨时《龟山语录》:“时谢显道亦在。谢为人诚实,但聪悟及先生。故明道每言杨君聪明,谢君如水投石,然亦未尝称其善。”
29

枘凿方圆

成语拼音:
ruì záo fāng yuán
成语解释:
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调协,扞格
成语出处:
明吾邱瑞《运甓记弃官就辟》:“一官寥落误儒绅,枘凿方圆迕世情。”
* 关于不入的成语 形容不入的成语 描述不入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