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口才的成语 (32个)

21

大辩若讷

成语拼音:
dà biàn ruò nè
成语解释:
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成语出处:
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22

斗唇合舌

成语拼音:
dòu chún hé shé
成语解释:
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
成语出处:
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23

掉舌鼓唇

成语拼音:
diào shé gǔ chún
成语解释:
炫耀,夸夸其谈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24

膏唇歧舌

成语拼音:
gào chún qí shé
成语解释:
歧舌:卖弄,说话反复无常。极力用语言打动人
成语出处:
清·钱谦益《复李叔则书》:“生平迂愚,耻以文字媚人,况敢膏唇歧舌,以诳知己。”
25

能说惯道

成语拼音:
néng shuō guàn dào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好,很会讲话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第三折:“但熟甜瓜软处偏捏,蜡枪头会道能说。”
26

能言舌辩

成语拼音:
néng yán shé biàn
成语解释:
言:说,讲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,善于辩论,
成语出处:
明·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一折:“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,便着差能言舌辩,通晓沙漠人言说语,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。”
27

三寸不烂之舌

成语拼音:
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
成语解释:
比喻能说会辩的
成语出处:
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老儿放心,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,见了伍员,不怕他不来。”
28

三寸之舌

成语拼音:
sān cùn zhī shé
成语解释:
比喻能说会辩的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”
29

耍嘴皮子

成语拼音:
shuǎ zuǐ pí zi
成语解释:
指光说不做。也指卖弄(含贬义)。
成语出处:
傅光明《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》:“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,卖弄搞笑那种作家。”
30

铜唇铁舌

成语拼音:
tóng chún tiě shé
成语解释:
比喻雄辩的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3回:“不得贤弟自来力救,便有铜唇铁舌,也和他分辩不得。”
31

摇吻鼓舌

成语拼音:
yáo wěn gǔ shé
成语解释:
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,泛指卖弄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辩士传序》:“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,摇吻鼓舌,劫之以势,诱之以利。”
32

以言取人

成语拼音:
yǐ yán qǔ rén
成语解释:
根据人的去判断其智能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闻之,曰:‘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’”
* 关于口才的成语 形容口才的成语 描述口才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