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得意的成语 (84个)

21

洋洋自

成语拼音:
yáng yáng zì dé
成语解释:
犹言洋洋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主打定,正在洋洋自,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。”
22

门生

成语拼音:
dé yì mén shēng
成语解释:
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。门生;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,却是我第一个门生。”
23

忘象

成语拼音:
dé yì wàng xiàng
成语解释:
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。
成语出处:
唐·梁肃《止观统例议》:“非夫聪明深达,忘象,其孰能知乎?”
24

器满

成语拼音:
qì mǎn yì dé
成语解释:
骄傲自大、忘形貌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毛成翼长,蝉蜕泉壤,便自轩昂,目不步足,器满,视人犹芥。”
25

忻忻

成语拼音:
xīn xīn dé yì
成语解释:
心情欢喜自觉快
成语出处: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0回:“那些小旦,取在十名前的,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,都忻忻。”
26

沾沾自喜

成语拼音:
zhān zhān zì xǐ
成语解释:
沾沾:轻浮的;自鸣的样子。形容自满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”
27

春风

成语拼音:
chūn fēng dé yì
成语解释:
春风:春天和煦的风;:愿望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;和暖的春风使人觉洋洋自。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的心情。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;功成名就。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。
成语出处:
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28

志足

成语拼音:
zhì zú yì mǎn
成语解释:
犹志满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二回:“恒公虽然是个英主,却不道剑老无芒,人老无刚,他做了多年的侯伯,志足满。”
29

青云

成语拼音:
qīng yún dé lù
成语解释:
比喻人仕途,步步高升
成语出处:
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兄妹筹资》:“一跃过龙门,当此青云路。”
30

神色自

成语拼音:
shén sè zì dé
成语解释:
神色:神情,态度;自:自觉,快。神情显露出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唐·温庭筠《乾诔子·权长孺》:“长孺视之,忻然有喜色,如获千金之惠,涎流于吻,连撮瞰之,神色自,合坐惊异。”
31

之色

成语拼音:
dé yì zhī sè
成语解释:
:称心如。因非常称心如而露出傲慢的神色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书信集·答有恒先生》:“血的游戏已经开头,而角色又是青年,并且有之色。”
32

之作

成语拼音:
dé yì zhī zuò
成语解释:
指自己认为非常满的作品。
成语出处:
曹靖华《哪有闲情话年月》:“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,把自己的之作,都陈列在我面前了。”
33

志满

成语拼音:
qì dé zhì mǎn
成语解释:
形容春风,心满足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是故文章之作,恒发于羁旅草野,至若王公贵人,气志满,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。”
34

傫如丧狗

成语拼音:
shì rú sàng gǒu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失而精神颓丧。语本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……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裴骃集解引王肃曰:“丧家之狗,主人哀荒,不见饮食,故累然而不。孔子生于乱世,道不行,故累累然不志之貌也。”
成语出处:
35

忘象

成语拼音:
wàng xiàng dé yì
成语解释:
忘记物象,到真谛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齐·刘邙《答竟陵王子良书》:“微文接粗,渐说或允;忘象,顿义为长。”
36

气盈

成语拼音:
zhì dé qì yíng
成语解释:
犹志满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卷四:“王志气盈,不以巡抚置中。每诣院谒巡抚,仰面视天,言如泉涌。”
37

回味无穷

成语拼音:
huí wèi wú qióng
成语解释:
回味: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;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味;穷:穷尽。比喻事后越想;越觉味深长。也比喻读过含深长的文艺作品后;体会到无限的趣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禹偁《小畜集 卷六 橄榄》诗: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。”
38

忘乎其形

成语拼音:
wàng hū qí xíng
成语解释:
犹忘形。形容或兴奋失去常态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五幕:“秦始皇已忘乎其形,愈摇动其身体,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。”
39

忘其所以

成语拼音:
wàng qí suǒ yǐ
成语解释:
指因过分兴奋或而忘了应有的举止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一来看见大郎殷勤,道是敬他人才,安然托大,忘其所以。”
40

趾高气扬

成语拼音:
zhǐ gāo qì yáng
成语解释:
走路时脚抬很高;神气十足。形容忘形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
* 关于得意的成语 形容得意的成语 描述得意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