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有条有理的成语 (33个)

21

整本大套

成语拼音:
zhěng běn dà tào
成语解释:
计划、、全面。
成语出处:
老舍《赵子曰》第十七:“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,你想想,端翁,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?!”又《文博士》三:“中国的老事儿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的,不过是没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,以科学终而已。”
22

举要删芜

成语拼音:
jǔ yào shān wú
成语解释:
要:主要部分。芜:杂乱。选取重要的,删除杂乱的、没的。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岑文本谓人曰:‘吾见周论事多矣,援引事类,扬榷古今,举要删芜,会文切。一字不可加,也不可减。听之靡靡,令人忘倦。”
23

井井

成语拼音:
jǐng jǐng yǒu xù
成语解释:
秩序
成语出处:
骆宾基《乡亲——康天刚》:“一切都是井井序,和往常一样。”
24

断断续续

成语拼音:
duàn duàn xù xù
成语解释:
不连续的,具的和不连贯的特性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桃花。”
25

时断时续

成语拼音:
shí duàn shí xù
成语解释:
不连续的,具的和不连贯的特性
成语出处: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6章:“虽然这样时断时续地学,但他实际上早可以独立开汽车了。”
26

手慌脚乱

成语拼音:
shǒu huāng jiǎo luàn
成语解释:
指做事忙乱,没
成语出处: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这些忠义话儿人都会说,只怕事当临头,未免又要手慌脚乱了。”
27

途途是道

成语拼音:
tú tú shì dào
成语解释:
指头头是道。说话或做事很
成语出处:
聂绀弩《题记一》:“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,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,这样或者那样,说得途途是道。”
28

东拉西扯

成语拼音:
dōng lā xī chě
成语解释:
拉、扯:闲谈。没明确话题地聊天;也指说话写文章紊乱;不紧扣中心议题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更一种可笑的,肚子里原没什么,东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还自以为博奥。”
29

颠三倒四

成语拼音:
diān sān dǎo sì
成语解释:
指错乱没次序。形容思路、言语、做事等不清、颠倒混乱;毫无次序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4回:“连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,坐卧不安。”
30

眉目不清

成语拼音:
méi mù bù qīng
成语解释:
眉目:。事物不清或文章没
成语出处:
《人民日报》1951.6.6:“交代不明,眉目不清,也是常见的缺点。”
31

茫无头绪

成语拼音:
máng wú tóu xù
成语解释:
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没边际;头绪: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。形容一点头绪也没;或事情摸不到边;不知从何而起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8回:“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,得了这个信,便传两司来商议。”
32

地利人和

成语拼音:
dì lì rén hé
成语解释:
地利:地件优越;人和:得人心;人心齐。地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件都很利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33

穷山恶水

成语拼音:
qióng shān è shuǐ
成语解释:
穷山:荒山。恶水:害的河。指贫瘠偏僻的荒山;水质不良未曾治的河流。形容恶劣的自然件。
成语出处:
清 王濬卿《冷眼观》:“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,是为穷山;水虽秀而只鳞莫睹,是为恶水。”
* 关于有条有理的成语 形容有条有理的成语 描述有条有理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