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端端的成语 (55个)

21

万绪千

成语拼音:
wàn xù qiān duān
成语解释:
绪:丝头。比喻事情的开,头绪非常多。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自诫令》:“机等吹毛求疵,千万绪,然终无可言者。”
22

析律贰

成语拼音:
xī lǜ èr duān
成语解释:
指曲解法律条文,妄生不实绪,以加重人罪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 宣帝纪》:“用法或持巧心,析律贰,深浅不平,增辞释非,以成其罪。”
23

邪说

成语拼音:
yì duān xié shuō
成语解释:
邪说:有害的学说。异:不符合正统的思想或理论。与正统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观或学说。
成语出处:
宋 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异邪说日交驰,圣哲攻之心费辞。”
24

一窝

成语拼音:
yī wō duān
成语解释:
比喻完全除灭或尽数挪走
成语出处:
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这就对了,就得这样,谁问咱都告不知道,要没这种精神,咱早就让人一窝了。”
25

倡始

成语拼音:
zào duān chàng shǐ
成语解释:
谓首先倡导。
成语出处:
《说郛》卷八五引宋·张商英《护法论》:“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倡始,诱引后世阐提之党,背觉合尘,同人恶道,罪萃阙身。”
26

托始

成语拼音:
zào duān tuō shǐ
成语解释:
造:开始。指首先倡导
成语出处:
明·宋濂《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》:“吾惟尽造托始之意,使后人可继而已者是也。”
27

待举

成语拼音:
bǎi duān dài jǔ
成语解释:
:头;头绪;待:等待;举:举办;做。很多事情要兴办。
成语出处:
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28

交集

成语拼音:
bǎi duān jiāo jí
成语解释:
无数感想交互汇集,形容感慨万千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卫洗马初欲渡江,形神惨悴,语左右云:‘见此芒芒,不觉百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!’”
29

生火

成语拼音:
bí duān shēng huǒ
成语解释:
以之形容马行疾速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南史 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。”
30

变化多

成语拼音:
biàn huà duō duān
成语解释:
:头绪;方面。形容变化很多、很大;没有头绪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》:“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,变化多。”
31

匿迹

成语拼音:
cuàn duān nì jì
成语解释:
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严忌》:“聊窜而匿迹兮,嗼寂默而无声。”
32

寡要

成语拼音:
duō duān guǎi yào
成语解释:
:头绪;要:重要。头绪太多,不得要领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》:“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。”
33

倪可察

成语拼音:
duān ní kě chá
成语解释:
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反复始终,不知倪。”
34

好为事

成语拼音:
hào wéi shì duān
成语解释:
喜欢惹事生非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文明王皇后传》:“会见则忘义,好为事,宠过必乱,不可大任。”
35

进退两

成语拼音:
jìn tuì liǎng duān
成语解释:
进退两难,迟疑不决。
成语出处:
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·张鷟》:“首鼠之士,进退两。”
36

模棱两

成语拼音:
mó léng liǎng duān
成语解释:
见“模棱两可”。
成语出处:
《粤东纪事》:“祁宫保模棱两,怕事之极。”
37

茫无

成语拼音:
máng wú duān xù
成语解释:
毫无头绪,纷乱缺乏条理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五》:“男子不知何自来,亦无识者,研问邻里,茫无绪。”
38

万绪

成语拼音:
qiān duān wàn xù
成语解释:
形容事情杂,头绪多。
成语出处:
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求道益命,千万绪,皆须五帝六甲灵飞之术。”
39

千条万

成语拼音:
qiān tiáo wàn duān
成语解释:
犹言千言万语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帝闻大惊,让汉曰:‘比敕公千条万,何意临事勃乱!’”
40

千状万

成语拼音:
qiān zhuàng wàn duān
成语解释:
形容极为愁苦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安石《与孙侔书》:“某忧痛愁苦,千状万,书所以不能具。”
* 关于端端的成语 形容端端的成语 描述端端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