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行行的成语 (588个)

61

一目五

成语拼音:
yī mù wǔ xíng
成语解释:
犹一目十
成语出处:
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
62

不符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bù fú
成语解释:
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成语出处:
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不类,始终相悖。”
63

被绣

成语拼音:
yè xíng bèi xiù
成语解释:
谓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走。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。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,谁知之者?”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,谁知之者?”
64

若一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ruò yī
成语解释:
见“言抱一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田稷母》:“非义之事不计于心,非理之利不入于家,言若一,情貌相副。”
65

相符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xiāng fú
成语解释:
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简文帝《与刘孝仪令》:“言相符,始终如一。”
66

相副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xiāng fù
成语解释:
见“言相符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宪问》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”宋·邢昺疏:“此章勉人使言相副也。”
67

相诡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xiāng guǐ
成语解释:
诡:违反,违背。说的和做的相违背。指言不一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春秋·淫辞》:“言相诡,不祥莫大焉。”
68

信果

成语拼音:
yán xíng xìn guǒ
成语解释:
见“言必信,必果”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沁园春·祝中日恢复邦交》词:“从今后,望言信果,和睦万邦。”
69

用之则,舍之则藏

成语拼音:
yòng zhī zé xíng,shě zhī zé cáng
成语解释:
用:任用;:做,实;舍:不用;藏:退隐。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。”
70

志洁

成语拼音:
zhì jié xíng fāng
成语解释:
志向高洁,品端正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张堪传》:“年十六,受业长安,志美厉,诸儒号曰圣童。”
71

走肉

成语拼音:
zǒu ròu xíng shī
成语解释:
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谋擢》:“尽热衷瞒神吓鬼,扮花面走肉尸。”
72

合一

成语拼音:
zhī xíng hé yī
成语解释:
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其事是密不可分的
成语出处:
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得……某今说个知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
73

坐言起

成语拼音:
zuò yán qǐ xíng
成语解释:
坐能言,起能。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,后比喻说了就做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故坐而言之,起而可设,张而可施。”
74

倍道而

成语拼音:
bèi dào ér xíng
成语解释:
加快速度,一天走两天的程。
成语出处:
《失街亭》:“司马懿背道而,八日已到新城,孟达措手不及。”
75

霸道横

成语拼音:
bà dào héng xíng
成语解释:
霸道,蛮横无理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还有等刁民恶棍,结交官府,盘剥乡愚,仗着银钱霸道横,无恶不作。”
76

倍道兼

成语拼音:
bèi dào jiān xíng
成语解释:
道:程,路程;兼:加倍,加速。指加倍速度
成语出处:
《孙膑兵法 善者》:“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,倍道兼,倦病而不得息。”
77

才高

成语拼音:
cái gāo xíng jié
成语解释:
洁:清白。才能高;品好。
成语出处:
汉 王充《论衡 逢遇》:“贤不贤,才也;遇不遇,时也。才高洁,不可保以必尊贵;能薄操浊,不可保以必卑贱。”
78

夺市

成语拼音:
chān háng duó shì
成语解释:
业抢生意。比喻越权夺职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大战邳彤》第一折:“这先锋合当我做,你怎幺来搀夺市的。”
79

草靡风

成语拼音:
cǎo mí fēng xíng
成语解释:
见“风草偃”。
成语出处:
80

猜枚

成语拼音:
cāi méi xíng lìng
成语解释:
猜枚:一种酒令,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、数目等。现亦指划拳。令:酒令。喝酒时酒令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三折:“某已来了也,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,然后猜枚令耍子。”
* 关于行行的成语 形容行行的成语 描述行行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