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轻重的成语 (59个)

21

称斤约两

成语拼音:
chēng jīn yuē liǎng
成语解释:
称:衡量。计算分量。比喻权衡得失
成语出处:
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申耀宗也没睡着,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,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。”
22

腹背之毛

成语拼音:
fù bèi zhī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无足的事物
成语出处:
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六卷:“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飞不为加高,损一把飞不为加下。”
23

贵冠履头足

成语拼音:
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
成语解释:
比喻主次或颠倒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今法而弃义,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。”
24

鸿毛泰山

成语拼音:
hóng máo tài shān
成语解释:
比喻相差极大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于泰山,或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25

权衡

成语拼音:
quán héng qīng zhòng
成语解释:
权衡:衡量。衡量哪个,哪个。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》:“权衡,斟酌古今,和而能壮,丽而能典。”
26

失宜

成语拼音:
qīng zhòng shī yí
成语解释:
谓对事情的要与否处置失当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舜钦《论宣借宅事》:“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,臣窃恐失宜矣。”
27

随珠弹雀

成语拼音:
suí zhū tán què
成语解释:
比喻处理事情失当,得不偿失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以其所用者,而所要者也。”
28

泰山鸿毛

成语拼音:
tài shān hóng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相差极大。
成语出处: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于泰山,或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29

五雀六燕

成语拼音:
wǔ què liù yàn
成语解释:
比喻双方相差不多。
成语出处:
《九章算术·方程》:“今有五雀六燕,集称之衡,雀俱,燕俱, 一雀一燕交而处,衡适平。”
30

罪疑从

成语拼音:
zuì yí cóng qīng
成语解释:
疑:不能确定。罪行有可疑之处,只应从判处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其决疑平法,务在哀鳏寡,罪疑从,加审慎之心。”
31

青口白舌

成语拼音:
qīng kǒu bái shé
成语解释:
指说话不知,触犯忌讳。
成语出处:
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这样的好风水,保桥还来不及呢!岂可青口白舌,易说拆去么?”
32

爱毛反裘

成语拼音:
ài máo fǎn qiú
成语解释:
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视根本,倒置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二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毛。’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?’”
33

称斤掂两

成语拼音:
chēng jīn diān liǎng
成语解释:
称:衡量;掂:掂量。计算分量。比喻计较得失
成语出处:
王愿坚《粮食的故事》:“一次搞购粮工作,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,有个别干部,称斤掂两的,怕任务了完不成。”
34

隐若敌国

成语拼音:
yǐn ruò dí guó
成语解释:
隐:威严庄的样子;若:象;敌:匹敌,同等;敌国:相当于一国。指对国家起举足作用的人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吴楚反时,条侯为太尉,乘传车将至河南,得剧孟,喜曰:‘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,吾知其无能为已矣。’天下骚动,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。”
35

铢两悉称

成语拼音:
zhū liǎng xī chèn
成语解释:
形容两方面相等;优劣相当(铢:古代极小的量单位;据说六铢为一锱;四锱为一两)。
成语出处:
明 周晖《金陵琐事》:“梁同考坐吏书之左,去官三百余员,铢两悉称,士林服之,士林荣之,此皆破格之异命也。”
36

不分轩轾

成语拼音:
bù fēn xuān zhì
成语解释:
不分高下、。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居前不能令人轾,居后不能令人轩……臣所耻也。”
37

半斤八两

成语拼音:
bàn jīn bā liǎng
成语解释:
八两:即半斤;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和八两相等。比喻彼此相同。
成语出处:
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38

不知高低

成语拼音:
bù zhī gāo dī
成语解释:
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洞宾见了,叫声好,不知高低。”
39

不知高下

成语拼音:
bù zhī gāo xià
成语解释:
指说话做事不知
成语出处:
明 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先生,谢得您救俺也,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幺?”
40

称斤注两

成语拼音:
chēng jīn zhù liǎng
成语解释:
称:衡量;注:专注。形容只注意小节而无大的气势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取士》:“只看如今称斤注两,做两句破头,如此是多少衰气。”
* 关于轻重的成语 形容轻重的成语 描述轻重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