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的成语 (413个)

161

匹夫有责

成语拼音:
pǐ fū yǒu zé
成语解释:
匹夫: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;后泛指平常的人;有责:有责任。每个人都有责任。
成语出处:
清 顾炎武《日知录 正始》:“是故知保天下,然后知保其国,保国者其君其臣,肉食者谋之。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
162

皮肤之见

成语拼音:
pí fū zhī jiàn
成语解释:
见:见解,见识。指肤浅的见解
成语出处:
宋·阮逸《序》:“或有执文昧理,以模范《论语》为病,此皮肤之见,非心解也。”
163

匹夫之谅

成语拼音:
pǐ fū zhī liàng
成语解释:
同“匹夫小谅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嵩朱儁传论》:“故梁衍献规,山东联盟,而舍格天之大业,蹈匹夫之小谅,卒狼狈虎口,为智士笑。”
164

劈风斩浪

成语拼音:
pī fēng zhǎn làng
成语解释:
冲破风浪。
成语出处:
《人民日报》1976.6.25:“在西沙保卫战中,一批刚刚穿上海军服的青年战士,驾着战舰,劈风斩浪,无所畏惧地同敌舰格斗,为保卫祖国的宝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”
165

披发左衽

成语拼音:
pī fà zuǒ rèn
成语解释:
左衽:衣襟向左掩。头发披散;前襟左开。指古代东方;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;也指沦为异族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”
166

被发左衽

成语拼音:
pī fà zuǒ rèn
成语解释:
被发:散发不作髻;左衽:瓣襟向左掩。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也指沦为夷狄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”
167

匹夫之勇

成语拼音:
pǐ fū zhī yǒng
成语解释:
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越语上》:“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也。”
168

批亢捣虚

成语拼音:
pī gàng dǎo xū
成语解释:
批:用手击;亢:咽喉,比喻要害;捣:攻击;虚:空虚。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,救斗者不博撠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169

披肝挂胆

成语拼音:
pī gān guà dǎn
成语解释:
形容对人对事极尽忠诚,毫无保留
成语出处: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登拜》:“众将官,当职梦皇上之恩宠,领兵家之大权,在我者披肝挂胆,在尔者并力同心。”
170

披肝沥胆

成语拼音:
pī gān lì dǎn
成语解释:
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
成语出处:
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171

披肝露胆

成语拼音:
pī gān lù dǎn
成语解释:
见“披露肝胆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杜弢传》:“吾得披肝露胆,没身何恨!”
172

披肝沥血

成语拼音:
pī gān lì xuè
成语解释:
比喻竭尽忠诚。
成语出处:
唐·柳宗元《为南承嗣请从军状》:“披肝沥血,昧死上陈。”
173

披肝糜胃

成语拼音:
pī gān mí wèi
成语解释:
糜:烂。忠诚不贰,甘作任何牺牲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臣等所以披肝糜胃,忘寝与食者也。”
174

屁滚尿流

成语拼音:
pì gǔn niào liú
成语解释:
形容极度恐惧、惊惶;失去自禁。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。
成语出处:
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:“你要问俺名姓,若说出来,直唬得你屁滚尿流。”
175

披古通今

成语拼音:
pī gǔ tōng jīn
成语解释:
披:翻阅。通:通晓。研究历史,通晓古今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书案铭》:“敬客礼贤,恭思俨束,披古通今,察奸理俗。”
176

披红插花

成语拼音:
pī hóng chā huā
成语解释:
披:盖在肩背上。披着红绸,帽子上插花。表示喜庆或光荣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傧相披红插花,忙到轿前作揖,念了词赋,请出轿来。”
177

被褐藏辉

成语拼音:
pī hè cáng huī
成语解释:
被:通“披”,散开;褐: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。身穿粗布衣服,怀中藏着宝玉。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
成语出处:
明·叶宪祖《易水寒》第一折:“且沉山虀影,被褐藏辉。”
178

披红戴花

成语拼音:
pī hóng dài huā
成语解释:
披着绸,戴着红花。表示喜庆或光荣。
成语出处:
二月河《雍正皇帝》第25回:“刹时间,鼓乐大作,乐声中,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,抬出了幡龙金榜。”
179

披红挂彩

成语拼音:
pī hóng guà cǎi
成语解释:
披红绸和彩帛,以示荣宠、慰劳或喜庆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随行五百军士,俱披红挂彩,入南郡买办物件。”
180

披红挂绿

成语拼音:
pī hóng guà lǜ
成语解释:
披:穿着。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
成语出处: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54回:“你这臭淫妇,平白里又不赴席,又不拜年,披红挂绿是为什么?”
* pi成语,pi的成语,带p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