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的成语 (333个)

141

千金之体

成语拼音:
qiān jīn zhī tǐ
成语解释:
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
成语出处:
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第24回:“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,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!”
142

挈榼提壶

成语拼音:
qiè kē tí hú
成语解释:
挈:提;榼:酒器。拿着酒杯,提着酒壶。形容嗜好饮酒
成语出处:
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止则操卮执觚,动而挈榼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。”
143

挈领提纲

成语拼音:
qiè lǐng tí gāng
成语解释:
挈衣之领,提网之纲。比喻抓住要领。
成语出处:
清·陶澍《重刻序》:“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,挈领提纲,综核名实,法肃于庙堂之上,而令行于万里之外。”
144

切身体会

成语拼音:
qiē shēn tǐ huì
成语解释:
指自身遇到的经验
成语出处: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63章:“团支书这几句话,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。”
145

轻挑漫剔

成语拼音:
qīng tiāo màn tī
成语解释:
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初起不过轻挑漫剔,声响悠柔。”
146

泣涕如雨

成语拼音:
qì tì rú yǔ
成语解释:
眼泪像雨一样。形容极其悲伤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邶风 燕燕》:“瞻泪弗及,泣涕如雨。”
147

去梯之言

成语拼音:
qù tī zhī yán
成语解释:
除去梯子后说的话。比喻绝密的话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,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
148

青紫被体

成语拼音:
qīng zǐ pī tǐ
成语解释:
青紫:古时公卿服饰,借喻高官显爵;被:同“披”。指身居高官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纡青拖紫。”李善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印绶,汉制公侯紫绶,九卿青绶。”刘良注:“青紫,并贵者服饰也。”
149

柔肤弱体

成语拼音:
róu fū ruò tǐ
成语解释:
谓柔弱的身体。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:“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,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,是以难可防护,而易用感慨。”
150

日陵月替

成语拼音:
rì líng yuè tì
成语解释:
谓逐渐衰落、弛退。
成语出处: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
151

日乾夕惕

成语拼音:
rì qián xī tì
成语解释:
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152

融为一体

成语拼音:
róng wéi yī tǐ
成语解释:
融合为整体。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;配合自然;如同一个整体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管仲《管子 七法》:“有一体之治,故能出号令,明宪法矣。”
153

入孝出悌

成语拼音:
rù xiào chū tì
成语解释:
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’”谓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’”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授时》:“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徙义而从善,莫不入孝出悌,夫何奢侈暴慢之有?”
154

如饮醍醐

成语拼音:
rú yǐn tí hú
成语解释:
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少卿妙论,令我闻之如饮醍醐。”
155

神不附体

成语拼音:
shén bù fù tǐ
成语解释:
形容心神不定。
成语出处:
元·白朴《东墙记》第一折:“早是身体不快,又遇着这等人物,教我神不附体,何时是可也。”
156

神不主体

成语拼音:
shén bù zhǔ tǐ
成语解释:
神:精神;主:掌管,主宰。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躯体。形容恐惧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宋·张齐贤《洛阳搢绅归闻记·梁太祖优待文士》:“荀鹤惨悴战栗,神不主体。”
157

识大体,顾大局

成语拼音:
shí dà tǐ,gù dà jú
成语解释:
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顾全局利益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论工人也好,农民也好,知识分子也好,爱国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识大体、顾大局的,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。”
158

搜根剔齿

成语拼音:
sōu gēn tī chǐ
成语解释:
比喻故意挑毛病、找岔子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只恨黄文炳那厮搜根剔齿,几番唆毒,要害我们。”
159

上楼去梯

成语拼音:
shàng lóu qù tī
成语解释:
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。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‘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,入于吾耳,可以言示?’”
160

上陵下替

成语拼音:
shàng líng xià tì
成语解释:
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上陵下替,纲维靡立。”
* ti成语,ti的成语,带t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