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i的成语 (4064个)

141

百年之业

成语拼音:
bǎi nián zhī yè
成语解释:
百年的事业。指长远的事业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国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”
142

百年之约

成语拼音:
bǎi nián zhī yuē
成语解释:
即婚约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渔《蜃中楼 双订》:“小生不揣,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,不知可肯俯从。”
143

不怕官,只怕管

成语拼音:
bù pà guān,zhǐ pà guǎn
成语解释:
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。也指在人管辖之下,一切只能听命于他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好汉!休说这话!古人道:‘不怕官,只怕管。’,‘在人矮檐下,怎敢不低头。’只是小心便好。”
144

拔旗易帜

成语拼音:
bá qí yì zhì
成语解释:
旗:旗帜;易:换。拔掉别人的旗子,换上自己的旗子。比喻取而代之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:“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
145

笔枪纸弹

成语拼音:
bǐ qiāng zhǐ dàn
成语解释:
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
成语出处:
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笔杆暴动”》:“现代很流行的用语,指笔和书报为‘笔枪纸弹’。”
146

跋前踬后

成语拼音:
bá qián zhì hòu
成语解释:
跋:踩;踬:被绊倒。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,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
147

跋前疐后

成语拼音:
bá qián zhì hòu
成语解释:
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:
宋 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直情径行,视毁誉如风而不恤;跋前疐后,方进退惟谷以堪惊。”
148

不情之请

成语拼音:
bù qíng zhī qǐng
成语解释:
不合情理的请求(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)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不情之请,惟君图之。”
149

杯圈之思

成语拼音:
bēi quān zhī sī
成语解释:
杯圈:不加雕饰的杯具。指思念亡故的母亲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
150

饱人不知饿人饥

成语拼音:
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
成语解释:
饱:吃足;饥:饥饿。比喻处境好的人,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!你饱人不知饿人饥!”
151

别饶风致

成语拼音:
bié ráo fēng zhì
成语解释:
别有一番风趣
成语出处:
152

不容置辩

成语拼音:
bù róng zhì biàn
成语解释:
置:安放。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。指没有辩护的余地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三生》:“吾合休矣。既而俘者尽释,惟某后至,不容置辩,立斩之。”
153

不容置喙

成语拼音:
bù róng zhì huì
成语解释:
置:安放;喙:嘴。不许在一旁插嘴。
成语出处:
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20章:“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请,但沈萍的口气不容置喙。”
154

不容置疑

成语拼音:
bù róng zhì yí
成语解释:
容:容许;疑:怀疑。不容许有什么怀疑。指真实、正确和可靠。
成语出处:
宋 陆游《谓南文集》:“盖其灵响暴著,亦有不容置疑者矣。”
155

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

成语拼音:
bù sāi bù liú,bù zhǐ bù xíng
成语解释:
塞:堵塞;止:停止。比喻只有破除旧的、错误的东西,才能建立新的、正确的东西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。”
156

不识不知

成语拼音:
bù shí bù zhī
成语解释:
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,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”
157

白首相知

成语拼音:
bái shǒu xiāng zhī
成语解释:
白首:白头发,引申为时间长。意谓老年知己。
成语出处:
明 孙仁儒《东郭记 顽夫廉》:“君家朋友何须道,翻腾云雨都常套,抵多少白发相知,按剑同袍。”
158

别树一帜

成语拼音:
bié shù yī zhì
成语解释:
别:另外;树:建立。另外立起一面旗帜。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。
成语出处:
清 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二章:“中国士人,又有一种岸然道貌,根器特异,别树一帜,以号于众者。”
159

不实之词

成语拼音:
bù shí zhī cí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60

不世之仇

成语拼音:
bù shì zhī chóu
成语解释:
不世:非凡。指极大的仇恨
成语出处:
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,怠忽祖宗之业,汲汲于心,以图恢复。”
* zhi成语,zhi的成语,带zh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