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今字的成语 (139个)

101

博古

成语拼音:
tōng jīn bó gǔ
成语解释:
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兼且通博古,出口成文。”
102

达古

成语拼音:
tōng jīn dá gǔ
成语解释:
同“通博古”。
成语出处:
胡蕴玉《序》:“述学派之流别,论政治之得失,纵有通达古之才,而无瑰玮奇丽之笔,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。”
103

论古

成语拼音:
tán jīn lùn gǔ
成语解释:
到古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
成语出处:
元 张可久《端正好 渔乐》:“人间开口笑樵渔,会谈论古。”
104

说古

成语拼音:
tán jīn shuō gǔ
成语解释:
到古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形容谈话内容广泛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仓樵谈说古,兴高采烈,雯青只好勉强应酬。”
105

往古来

成语拼音:
wǎng gǔ lái jīn
成语解释:
指自古至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往古来谓之宙,四方上下谓之宇。”
106

行古志

成语拼音:
xíng gǔ zhì jīn
成语解释:
按古道行事,为当服务。谓时异势迁,不可食而不化。
成语出处:
《逸周书·常训》:“始之以古,终之以古,行古志,政之至也。”
107

贻范古

成语拼音:
yí fàn gǔ jīn
成语解释:
贻:留下。给世世代代的人留下榜样
成语出处:
唐·孙揆《令应传》:“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,贻范古。”
108

援古刺

成语拼音:
yuán gǔ cì jīn
成语解释:
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事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杨慎《升庵诗话》卷六:“援古刺,箴戒得失,谓之箴。”《天讨·豕韦之裔〈普告汉人〉》:“述怀咏史,不过词人之习态,不可以为援古刺。”
109

越古超

成语拼音:
yuè gǔ chāo jīn
成语解释:
见“超冠古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敦儒《洞仙歌·赠太易》词:“这功名富贵,有也寻常,管做得、越古超神妙。”
110

以古非

成语拼音:
yǐ gǔ fēi jīn
成语解释:
非:非难,否定。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偶语《诗》《书》者,弃市;以古非者,族。”
111

以古方

成语拼音:
yǐ gǔ fāng jīn
成语解释:
方:比拟。类比。拿古代的事情与当的事情相比。
成语出处:
《北史·长孙嵩传》:“昔叔孙辞沃壤之地,萧何就穷僻之乡,以古方,无惭曩哲。”
112

演古劝

成语拼音:
yǎn gǔ quàn jīn
成语解释:
演:表演。表演古代的故事劝诫天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郑燮《城隍庙碑记》:“况金元院本,演古劝,情神刻肖,令人激昂慷慨,欢喜悲号。”
113

以古喻

成语拼音:
yǐ gǔ yù jīn
成语解释:
喻:说明。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天的事情或道理。
成语出处:
《北史 长孙嵩传》:“昔叔孙辞沃壤之地,萧何就穷僻之乡,以古方,无渐曩哲。”
114

引古喻

成语拼音:
yǐn gǔ yù jīn
成语解释:
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引古喻,言微理举。”
115

引古证

成语拼音:
yǐn gǔ zhèng jīn
成语解释:
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。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·高逸传》:“儒家之教,宪章祖述,引古证,于学易悟。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锁相袭。”
116

援古证

成语拼音:
yuán gǔ zhèng jīn
成语解释:
援:引。引述古事来证明事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事类》:“事类者,盖文章之外,据事以类义,援古以证者也。”
117

为烈

成语拼音:
yú jīn wéi liè
成语解释:
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,现在更加厉害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华盖集 论辩的魂灵》:“党同伐异之风,于为烈。”
118

忆昔抚

成语拼音:
yì xī fǔ jīn
成语解释:
回忆昔日,看看
成语出处:
119

昨非

成语拼音:
zuó fēi jīn shì
成语解释:
非:不对,错误;是:对,正确。现在是对的,过去是错的
成语出处:
宋·郭应祥《临江仙·丙寅生日自作》词:“老子开年年五十,依前恁地痴顽。昨非是有无间。”
120

尊古卑

成语拼音:
zūn gǔ bēi jīn
成语解释:
尊崇古代的,鄙薄现在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夫尊古而卑,学者之流也。”
* 今的成语,带今字的成语,包含今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