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众字的成语 (195个)

121

口难调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nán tiáo
成语解释:
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。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。调:调理;调配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第一卷:“和傅说之羹,实难调于口。”
122

口如一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rú yī
成语解释: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同“口一辞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》:“而谓科臣但当内擢,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,则口如一。”
123

口铄金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shuò jīn
成语解释:
人人这么说;足以熔化金(铄:熔化)。比喻舆论力量大;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心成城,口铄金。”
124

口烁金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shuò jīn
成语解释:
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景帝纪》:“口烁金,积毁销骨。”
125

口铄金,积毁销骨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shuò jīn,jī huǐ xiāo gǔ
成语解释: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
126

口同声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tóng shēng
成语解释:
大家所说的都一样
成语出处: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9回:“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,一路携老挈幼,头顶香盘,挨挨挤挤,口同声攀留元帅,哭声震地。”
127

口相传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
成语解释:
人辗转述说。见“口交传”。
成语出处:
黄仁宇《万历十五年》:“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,于是只能回奏:当时口相传,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。”
128

口销金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xiāo jīn
成语解释:
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。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。亦喻口同声可混淆视听。见“口铄金”。
成语出处:
汉 焦赣《易林 萃之巽》:“口销金,愆言不验。”
129

口销铄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xiāo shuò
成语解释:
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
成语出处:
130

口熏天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xūn tiān
成语解释:
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春秋 离谓》:“毁誉成党,口熏天。”
131

口嚣嚣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xiāo xiāo
成语解释:
嚣:喧嚷,吵嚷。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烦》:“游于乡之校,口嚣嚣。”
132

口一词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成语出处:
唐 令狐楚《谢赐冬衣状》:“自臣而下,万口一声。”
133

口一辞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yī cí
成语解释: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濮议》卷四:“口一辞,纷然不止。”
134

口之辩
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zhī biàn
成语解释:
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公孙龙问于魏牟曰:‘龙少学先王之道,长而明仁义之行,合同异,杂坚白,然不然,可不可,因百家之知,穷口之辩,吾自以为至达已。’”
135

流归海

成语拼音:
zhòng liú guī hǎi
成语解释:
大小河流同归于海。比喻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长江》诗之二:“流归海意,万国奉君心。”
136

毛攒裘

成语拼音:
zhòng máo cuán qiú
成语解释:
攒:聚;裘:皮衣。聚集许多小块皮毛,能够缝成一件皮衣。比喻积少成多。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常言道:‘毛攒裘。’”
137

毛飞骨

成语拼音:
zhòng máo fēi gǔ
成语解释:
多轻物能掀起重物。
成语出处:
唐 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群轻折轴,下沉黄泉;毛飞骨,上凌青天。”
138

目共睹

成语拼音:
zhòng mù gòng dǔ
成语解释:
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,亦作“目共视”、“目具瞻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何尚之《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》:“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,并即表身世,目共睹,祈求之家,其事相继。”
139

目共视

成语拼音:
zhòng mù gòng shì
成语解释:
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。同“目共睹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》:“言一出则万口争传,目共视,虽欲为私,其势不可。”
140

目睽睽

成语拼音:
zhòng mù kuí kuí
成语解释:
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。睽睽: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郓州溪堂诗并序》:“新旧不相保持,万目睽睽,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。”
* 众的成语,带众字的成语,包含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