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先字的成语 (140个)

101

务之急

成语拼音:
xiān wù zhī jí
成语解释:
指最急于要做的事情
成语出处:
102

为之容

成语拼音:
xiān wéi zhī róng
成语解释:
容:雕饰,形容。事为人介绍宣传
成语出处:
汉·邹阳《于狱上书自明》:“蟠木根柢,轮囷离奇,而为万乘器者,何则?以左右为之容也。”
103

笑后号

成语拼音:
xiān xiào hòu hào
成语解释:
《易·同人》:“九五,同人号咷而后笑,大师克相遇。”后以“笑后号”指命运吉后凶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同人》:“九五,同人号咷而后笑,大师克相遇。”
104

行后闻

成语拼音:
xiān xíng hòu wén
成语解释:
斩后奏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》:“故临民之职,专事威断,族灭奸轨,行后闻。”
105

小人后君子

成语拼音:
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
成语解释:
不讲客气,说明条件,按章办事,然后再讲礼貌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9回:“凡事小人后君子好,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。”
106

下手为强

成语拼音:
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
成语解释:
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动手,取得主动地位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 元胄传》:“兵马悉他家物,一下手,大事便去。”
107

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

成语拼音:
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,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
成语解释:
于别人行动,可以取得优势,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
成语出处:
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第13回:“得,就是这样办,这叫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”
108

意承颜

成语拼音:
xiān yì chéng yán
成语解释:
同“意承志”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意承颜,怡声下气。”
109

意承指

成语拼音:
xiān yì chéng zhǐ
成语解释:
见“意承志”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意承指者,佞谄之徒也。”
110

意承志

成语拼音:
xiān yì chéng zhì
成语解释:
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111

意承旨

成语拼音:
xiān yì chéng zhǐ
成语解释:
意:超想到;承旨:遵从意旨。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上级意图,极力奉承。
成语出处:
《韩非子·八奸》:“此人主未命而唯唯,未使而诺诺,意承旨,观貌察色,以主心者也。”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112

忧事者后乐事,乐事者后忧事

成语拼音:
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,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
成语解释:
为事业而忧虑,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;事业未成享乐,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
成语出处:
汉·戴德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》:“忧事者后乐事,乐事者后忧事。”
113

忧后乐

成语拼音:
xiān yōu hòu lè
成语解释:
忧虑在天下人之,安乐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,享受在后。
成语出处:
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
114

忧后喜

成语拼音:
xiān yōu hòu xǐ
成语解释:
忧虑在天下人之,欢喜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,享受在后
成语出处:
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您稳放着个忧后喜,我空怀着个有苦无甘。”
115

忧事者后乐,傲事者后忧

成语拼音:
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,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
成语解释:
为事业而忧虑,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;事业未成骄傲,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忧事者后乐,傲事者后忧。”
116

言往行

成语拼音:
xiān yán wǎng xíng
成语解释:
行:行为。指前代圣贤的言行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言往行,人物雅俗,甘泉遗仪,南宫故事,画地成图,抵掌可述。”
117

意希旨

成语拼音:
xiān yì xī zhǐ
成语解释:
同“意承志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盖才智明慧,善巧便佞,意希旨,有不可形容者。”
118

斩后闻

成语拼音:
xiān zhǎn hòu wén
成语解释:
原指臣子把人处决了,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做了某事,造成既成事实,然后再向上级报告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十探子》第三折:“今奉圣人的命,敕赐势剑金牌,教小官便宜行事,斩后闻。”
119

斩后奏

成语拼音:
xiān zhǎn hòu zòu
成语解释:
斩:杀头;奏: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。原指臣子把人处决了;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做了某事;造成既成事实;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成语出处:
《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》:“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:‘军中有犯令者,请斩而后白。’”
120

自隗始

成语拼音:
xiān zì wěi shǐ
成语解释:
隗:指战国燕人郭隗;始:开始。以任用我郭隗为开端。表示自我推荐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今王诚欲致士,从隗始,隗且见事,况贤于隗者乎?”
* 先的成语,带先字的成语,包含先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