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步字的成语 (150个)

101

芳草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fāng cǎo
成语解释:
芳草:香草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
成语出处:
汉 刘向《说苑 谈丛》:“十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汉 王符《潜夫论 实贡》:“夫十之间,必有茂草;十室之邑,必有俊士。”
102

九回头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jiǔ huí tóu
成语解释:
走十,回头看九次。形容恋恋不舍。比喻犹豫不定
成语出处:
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夫妻分别》:“他那里,漫凝眸,正是马行十九回头。”
103

两脚

成语拼音:
sān bù liǎng jiǎo
成语解释:
快速行走貌。
成语出处:
周立波《民兵》:“她靸着鞋子,三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。”
104

香草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xiāng cǎo
成语解释:
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之泽,必有香草,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
105

之内,自有芳草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zhī nèi,zì yǒu fāng cǎo
成语解释:
芳草:香草,比喻美德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方今宇宙平一,文轨攸同,十之内,必有芳草,四海之中,岂天奇秀!”
106

之内,必有芳草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zhī nèi,bì yǒu fāng cǎo
成语解释:
芳草:香草,比喻美德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
107

三脚两

成语拼音:
sān jiǎo liǎng bù
成语解释:
①形容走得快。②谓走不多远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回:“太太三脚两,走进房间。表老爷周大权,押着行李也就来了。还有跟来的丫头,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,又找盆打洗脸水。”
108

寿陵失

成语拼音:
shòu líng shī bù
成语解释:
《庄子 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后以“寿陵失”比喻仿效不成,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109

绳趋尺

成语拼音:
shéng qū chǐ mù
成语解释:
绳、尺:木工校曲直、量长短的工具,引伸为法度;趋:快走;:行走。指举动符合规矩,毫不随便。
成语出处:
《宋史 道学传三 朱熹》:“方是时,士之绳趋尺,稍以儒名者,无所容其身。”
110

蛇行鼠

成语拼音:
shé xíng shǔ bù
成语解释:
行。形容谨小慎微
成语出处:
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乔回头》:“虽小道亦有可观,但我见贤弟蛇行鼠,鬼鬼马马,无文无气。”
111

视远

成语拼音:
shì yuǎn bù gāo
成语解释:
高视阔。形容态度傲慢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柯陵之会,单襄公见晋厉公,视远高。”
112

不前

成语拼音:
tà bù bù qián
成语解释:
在原地踏,没有前进。比喻事情没有进展
成语出处:
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三章:“你们以为武汉在望,唾手可得,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不前?”
113

艰难

成语拼音:
tiān bù jiān nán
成语解释:
:时运。国运艰难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小雅·白华》:“天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
114

推群独

成语拼音:
tuī qún dú bù
成语解释:
推群:超出一般人。杰出超群,独一无二
成语出处: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那诸葛公弹琴退敌,谢太傅围棋赌墅,名士大半专会摹调,只如今就算得江左夷吾,让他推群独了。”
115

天下独

成语拼音:
tiān xià dú bù
成语解释:
:独一无二,特别突出。超群出众,无人可比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戴良传》:“独天下,谁与为偶!”
116

成诗

成语拼音:
wǔ bù chéng shī
成语解释:
唐史青能五成诗。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。清沈炳震《唐诗金粉·敏悟》:“青上书自荐能诗,云:‘子建七,臣五之内可塞明诏。’明皇试以除夕、上元、竹火笼等诗,应口而出。上称赏,授以官。”今存《应诏赋得除夜》一首,见《全唐诗》卷一一五。
成语出处:
清·沈炳震《唐诗金粉·敏悟》:“青上书自荐能诗,云:‘子建七,臣五之内可塞明诏。’明皇试以除夕、上元、竹火笼等诗,应口而出。上称赏,授以官。”今存《应诏赋得除夜》一首,见《全唐诗》卷一一五。
117

前进

成语拼音:
wén bù qián jìn
成语解释:
按适当的骤推进工作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团结起来,划清敌我界限》:“大家要团结起来,划清敌我界限,使我们的国家稳前进。”
118

望而却

成语拼音:
wàng ér què bù
成语解释:
看到困难或危险就往后退缩。形容遇到强敌或困难时就退缩不前。却:向后退却。
成语出处:
明 徐光启《复周无逸学宪》:“且以裕蛊所为,思之痛心,望之却。”
119

枉辔学

成语拼音:
wǎng pèi xué bù
成语解释:
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因利骋节,情采自凝;枉辔学,力止寿陵。”
120

五十笑百

成语拼音:
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
成语解释:
败逃五十的人讥笑败逃一百的人。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,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而后止,或五十而后止。以五十笑百,则何如?”
* 步的成语,带步字的成语,包含步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