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气字的成语 (404个)

101

矜功负

成语拼音:
jīn gōng fǔ qì
成语解释:
矜:自恃。自以为有功而赌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王浑王浚唐彬传论》:“或矜功负,或恃势骄陵,竞构南箕,成兹贝锦。”
102

箫心

成语拼音:
jiàn qì xiāo xīn
成语解释:
犹剑胆琴心。
成语出处:
清·龚自珍《已亥杂诗》:“少年击剑更吹箫,剑箫心一例消。”
103

酒色财

成语拼音:
jiǔ sè cái qì
成语解释:
指嗜酒、好色、贪财、逞。旧时以此为人生“四戒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秉传》:“秉尝从容言曰:‘我有三不惑,酒色财也。”
104

娇声娇

成语拼音:
jiāo shēng jiāo qì
成语解释:
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
成语出处:
鲁迅《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》:“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,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的在家里转。”
105

降心下

成语拼音:
jiàng xīn xià qì
成语解释:
虚心下
成语出处:
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降心下,和那平民党维新党,同心同德,不分畛域,共图抵制外国,一切大祸可免。”
106

疾言厉

成语拼音:
jí yán lì qì
成语解释:
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宋濂《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》:“接人和而有礼,寡言峻行,未尝有矜大之色,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。”
107

居移,养移体

成语拼音:
jū yí qì,yǎng yí tǐ
成语解释:
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质,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居移,养移体,大哉居乎!夫非尽人之子与?”
108

客客

成语拼音:
kè kè qì qì
成语解释:
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
成语出处:
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48回:“巧珍道:‘故歇客客算啥夏?’”
109

流里流

成语拼音:
liú lǐ liú qì
成语解释:
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
成语出处: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8章:“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,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的摄影师按快门。”
110

横秋

成语拼音:
lǎo qì héng qiū
成语解释:
:老年的概;横秋:横亘秋空。形容神态老练严肃。也形容为人死板;缺乏朝
成语出处:
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风情张日,霜横秋。”
111

敛容屏

成语拼音:
liǎn róng bǐng qì
成语解释:
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。屏:闭住不敢出声。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,不敢稍微放肆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鞠躬如也,屏似不息者。”
112

敛容息

成语拼音:
liǎn róng xī qì
成语解释:
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;息:停止。正容屏,形容神情严肃庄重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83回:“面上尚微有笑容,及至到公堂,他才敛容息。”
113

凛然正

成语拼音:
lǐn rán zhèng qì
成语解释:
凛然: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;正:正直的概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概,使人敬畏
成语出处:
陶斯亮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》:“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,坦然,眉宇间凛然正,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。”
114

敛色屏

成语拼音:
liǎn sè bǐng qì
成语解释:
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谨慎畏惧,不敢放肆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》:“县之奸豪,皆敛色屏,指权相戒,不可犯公法。”
115

敛声屏

成语拼音:
liǎn shēng bǐng qì
成语解释:
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如此。”
116

浪声浪

成语拼音:
làng shēng làng qì
成语解释:
怪声怪调
成语出处:
清·无名氏《隔帘花影》第四回:“没的浪声浪、放屁拉臊,精扯淡的话!”
117

林下风

成语拼音:
lín xià fēng qì
成语解释:
林下:幽僻之境;风:风度。指女子态度娴雅、举止大方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贤媛》:“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。”
118

理直

成语拼音:
lǐ zhí qì zhuàng
成语解释:
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壮: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势就很盛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便提我到阎罗殿前,我也理直壮,不怕甚的。”
119

连枝同

成语拼音:
lián zhī tóng qì
成语解释:
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连枝同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。
成语出处:
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
120

明公正

成语拼音:
míng gōng zhèng qì
成语解释: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5回:“这会儿,鬼使神差,活该败露!爽性明公正的把簪儿拿出手来。”
* 气的成语,带气字的成语,包含气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