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牙字的成语 (107个)

101

泽吻磨

成语拼音:
zé wěn mó yá
成语解释:
犹言龇咧嘴。凶残貌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酷吏传序》:“于是索元礼、来俊臣之徒,揣后密旨,纷纷并兴,泽吻磨,噬绅缨若狗豚然。”
102

咧嘴

成语拼音:
zī yá liě zuǐ
成语解释:
龇:露齿。张着嘴巴;露出齿。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回:“即咨咧嘴道:'不好吃!不好吃!'”
103

裂嘴

成语拼音:
zī yá liè zuǐ
成语解释:
见“龇咧嘴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七回:“杨雄、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,只见杜兴下了马,入得庄门,见他模样,气得紫涨了面皮,龇露嘴,半晌说不的话。”
104

俫嘴

成语拼音:
zī yá lái zuǐ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05

舞爪

成语拼音:
zhāng yá wǔ zhǎo
成语解释:
张:显露;张开;张:张开嘴露着;舞:挥舞;挥动。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。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》:“鱼生三日游于江湖,龙生三日张舞爪。”
106

之将

成语拼音:
zhǎo yá zhī jiàng
成语解释:
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
成语出处: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1卷:“爪之将,用不拘资。”
107

之士

成语拼音:
zhǎo yá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”
* 牙的成语,带牙字的成语,包含牙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