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胜字的成语 (142个)

121

一决

成语拼音:
yī jué shèng fù
成语解释:
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。
成语出处:
宋 司马光《与王介甫书》:“介甫之意,必欲力战天下之人,与之一决负,不复顾义理之是非,生民之忧乐,国家之安危。”
122

与君一夕话,读十年书

成语拼音:
yǔ jūn yī xī huà,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
成语解释:
与你谈一晚上话,让我受益匪浅。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受益却很多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
123

引人入

成语拼音:
yǐn rén rù shèng
成语解释:
:引人进入佳境。优美的境界。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王卫军云,酒正自引人着地。”
124

以弱

成语拼音:
yǐ ruò shèng qiáng
成语解释:
凭弱小的力量战力量强大的。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》:“抗日战争打了八年,抗美援朝打了三年,我们有以少多、以弱强的传统。”
125

劣败

成语拼音:
yōu shèng liè bài
成语解释:
优:优良;与“劣”相对。原指生物界演变进化过程中;优良的获得利向前发展;低劣的终于失败而被淘汰。后用以说明人类社会的竞争现象。有时指“弱肉强食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一回:“优劣败,取乱侮亡,自不必说。”
126

以少

成语拼音:
yǐ shǎo shèng duō
成语解释:
用少数的力量战多数的力量;以弱小战强大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2回:“这回用兵,以少多,极有布置。”
127

战必,攻必取

成语拼音:
zhàn bì shèng,gōng bì qǔ
成语解释:
每次打仗都获,每次进攻都攻下。形容军队力量强大,百战百。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连百万之军,战必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”
128

指不

成语拼音:
zhǐ bù shèng lǚ
成语解释:
见“指不屈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吴喆》:“奇遇之多,指不偻,若今日所昵,未数数觏也。”
129

指不

成语拼音:
zhǐ bù shèng qū
成语解释:
板着指头也不过来(不:不能承受)。形容数量很多。
成语出处: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,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,以辱先人,以余所见,指不屈。”
130

指不

成语拼音:
zhǐ bù shèng shǔ
成语解释:
:不能承受。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。形容为数很多
成语出处:
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13章:“五代、两宋、辽、金成名的文学家、诗人,指不数。”
131

祝不

成语拼音:
zhù bù shèng zǔ
成语解释:
谓祝而得益不能过诅而受损。
成语出处:
宋·洪迈《容斋四笔》:“一人祝之,一国诅之,一祝不万诅,国亡不亦宜乎?”
132

罪不

成语拼音:
zuì bù shèng zhū
成语解释:
指罪大恶极,处死犹不足抵偿。
成语出处: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》:“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,什仅得一二。修史之卤莽,罪不诛矣。”
133

转败为

成语拼音:
zhuǎn bài wéi shèng
成语解释:
变失败为利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其为政也,善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。”
134

坐筹帷幄,决千里

成语拼音:
zuò chóu wéi wò,jué shèng qiān lǐ
成语解释:
帷幄:军用帐幕;千里:指战场。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,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折:“我想张良坐筹帷幄之中,决千里之外,辅佐高祖,定了天下。”
135

争强斗

成语拼音:
zhēng qiáng dòu shèng
成语解释:
犹争强好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五回:“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,戴了鬼脸,千方百计,争强斗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?”
136

争强好

成语拼音:
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
成语解释:
争:争夺;强:优;好:喜爱。争为强者;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。也作“争强斗”、“争强显”、“争强要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任是争强好的,偏逢用违所长。”
137

争强显

成语拼音:
zhēng qiáng xiǎn shèng
成语解释:
犹争强好。争为强者,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群音类选 北腔类 海神记 王魁诉神》:“恐怕他褒贬村,争强显各挝俊,惟求鸨儿心内喜。”
138

攻取

成语拼音:
zhàn shèng gōng qǔ
成语解释:
战必,攻必取。指谋略高,战斗力强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操大国之势,征强兵伐诸侯,战攻取,利尽归于陶,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。”
139

者强

成语拼音:
zì shèng zhě qiáng
成语解释:
:战自己;强:刚,强。能够战自己的人才算刚强
成语出处: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德经》第33章:“人者有力,自者强。”
140

战无不

成语拼音:
zhàn wú bù shèng
成语解释:
每次打仗没有不获的。形容军队每战必;战斗力极强。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二》:“战无不而不知止者,身且死,爵且后归,犹为蛇足也。”
* 胜的成语,带胜字的成语,包含胜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