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舌字的成语 (179个)

101

贫嘴滑

成语拼音:
pín zuǐ huá shé
成语解释:
同“贫嘴贱”。
成语出处:
刘绍棠《蒲柳人家》:“打明天清早起,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。”
102

贫嘴贱

成语拼音:
pín zuǐ jiàn shé
成语解释:
指话多而尖酸刻薄,使人厌恶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黛玉道:‘什么诙谐!不过是贫嘴贱的讨人厌罢了。’”
103

轻口薄

成语拼音:
qīng kǒu báo shé
成语解释:
见“轻嘴薄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这酸子轻口薄,专会做词。”
104

青口白

成语拼音:
qīng kǒu bái shé
成语解释:
指说话不知轻重,触犯忌讳。
成语出处:
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这样的好风水,保桥还来不及呢!岂可青口白,轻易说拆去么?”
105

钳口结

成语拼音:
qián kǒu jié shé
成语解释:
钳口:嘴巴张不开;结头转不动。形容紧闭嘴巴;不敢说话。
成语出处:
汉 王符《潜夫论 贤难》:“此智士所以钳口结、括囊共默而已者也。”
106

钳口挢

成语拼音:
qián kǒu jiǎo shé
成语解释:
闭口翘。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朱琦传》:“一旦遇大利害,抢攘无措,钳口挢而莫敢言。”
107

箝口结

成语拼音:
qián kǒu jié shé
成语解释:
头转不动。闭口不说话。形容不敢讲话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乞改求谏诏书札子》:“是诏书始于求谏,而终于拒谏也,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,非国家之福也。”
108

轻口轻

成语拼音:
qīng kǒu qīng shé
成语解释:
见“轻嘴薄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你不理他便罢,不要十分轻口轻的冲撞他。”
109

钳口吞

成语拼音:
qián kǒu tūn shé
成语解释:
犹言闭口不言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若使下官事非其虚,罪得其实,亦当钳口吞,伏匕首以殒身。”
110

八嘴

成语拼音:
qī shé bā zuǐ
成语解释:
同“七嘴八”。
成语出处:
丁玲《奔》:“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,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,七八嘴,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。”
111

如簧

成语拼音:
qiǎo shé rú huáng
成语解释:
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。形容花言巧语;能说会道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
112

七嘴八

成语拼音:
qī zuǐ bā shé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多嘴杂;议论纷纷。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。
成语出处:
《好逑传》第五回:“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,忽被铁公子拦住,便七嘴八地乱嚷。”
113

轻嘴薄

成语拼音:
qīng zuǐ bó shé
成语解释:
形容说话轻佻刻薄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:“闲时常倚门靠壁,不三不四,轻嘴薄的狂言挑拨。”
114

强嘴拗

成语拼音:
qiáng zuǐ niù shé
成语解释:
说话倔强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十一:“谢庆元倒了威了,但还是强嘴拗:‘我家里的事,要你们管吗?’”
115

调唇

成语拼音:
ráo shé tiáo chún
成语解释:
,多嘴。调唇,耍嘴皮子。指多嘴多,搬弄是非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我恰待饶调唇,怎当他拔树寻根。”
116

鸮心鹂

成语拼音:
rén xīn lí shé
成语解释:
鸮鸟的心,黄鹂的鸣声。比喻居心狠毒,但说话动听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2回:“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的话。”
117

敝唇焦

成语拼音:
shé bì chún jiāo
成语解释:
敝:破;焦:干。头破烂;嘴唇干焦。形容说话很多;费尽口
成语出处:
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干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118

敝唇枯

成语拼音:
shé bì chún kū
成语解释:
敝:破;枯:枯干。头破烂,嘴唇干焦。形容费尽了唇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发刊词》:“近时志士,敝唇枯,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。”
119

敝耳聋

成语拼音:
shé bì ěr lóng
成语解释:
讲的人头破了,听的人耳朵聋了。形容议论多而杂,别人不予理睬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敝耳聋,不见成功。”
120

驷不及

成语拼音:
sì bù jí shé
成语解释:
一句话说出口,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。比喻一句话说出来,再也无法收回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惜乎!夫子之说君子也,驷不及。”
* 舌的成语,带舌字的成语,包含舌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