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若字的成语 (237个)

101

河汉

成语拼音:
miǎo ruò hé hàn
成语解释:
形容奇异怪诞之极。
成语出处:
明·可观道人《序》:“墨憨氏补辑《新平妖传》,奇奇怪怪,邈河汉,海内惊为异书。”
102

河山

成语拼音:
miǎo ruò hé shān
成语解释:
同“邈山河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鲁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邈河山,恨何如也!”
103

茫然

成语拼音:
máng rán ruò mí
成语解释:
茫然:渺茫,模糊不清。迷惑不解的样子
成语出处: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62回:“弟前日闻先生正论,因久溺其说,锢蔽已深,竟茫然迷,莫指一语。”
104

茫然

成语拼音:
máng rán ruò shī
成语解释:
茫然:失意的样子;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有所失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徐子以告夷子,夷子抚然为间曰:‘命之矣。’集注:‘抚然茫然自失之貌。’”
105

死灰

成语拼音:
miàn ruò sǐ huī
成语解释:
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修务训》:“昼吟宵哭,面死灰,颜色霉墨,涕液交集。”
106

山河

成语拼音:
miǎo ruò shān hé
成语解释:
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今日视此虽近,邈山河。”
107

悬丝

成语拼音:
mìng ruò xuán sī
成语解释:
比喻生命垂危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6回:“吾今命悬丝,专望救援。”
108

悬珠

成语拼音:
mù ruò xuán zhū
成语解释:
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。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 东方朔传》:“臣朔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悬珠,齿编贝。”
109

门庭

成语拼音:
mén tíng ruò shì
成语解释:
门:原指宫门;庭:原指朝庭;现指院子;:好像;市:集市;市场。原来形容宫门里;朝庭上;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;十分热闹。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;非常热闹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群臣进谏,门庭市。”
110

牛马不

成语拼音:
niú mǎ bù ruò
成语解释:
;如。不如牛和马。形容极其劳苦
成语出处:
明·袁宏道《锦帆集·沈广乘》:“人生作吏甚苦,而作令为尤苦,作吴令,则其苦万万倍,直牛马不矣。”
111

黑白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hēi bái
成语解释:
判:区别。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。形容界限分明
成语出处:
清·方苞《书祭裴太常文后》:“夫文之高下雅俗,判黑白。”
112

鸿沟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hóng gōu
成语解释:
判:区别;鸿沟:古代运河,在今河南省,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,比喻事物的界线。形容界限很清楚,区别很明显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恐,乃与汉王约,中分天下,割鸿沟而西者为汉,鸿沟而东者为楚。”
113

惊鸿

成语拼音:
piān ruò jīng hóng
成语解释:
翩:轻快;轻盈。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;形容姿态轻盈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其形也,翩惊鸿,婉游龙。”
114

两人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liǎng rén
成语解释:
判:判断;评定;:好像。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;好像两个人一样;截然不同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,本是何等通融、何等迁就,何以如今判两人?”
115

飘然

成语拼音:
piāo rán ruò xiān
成语解释:
飘然:神形潇洒的样子。神形潇洒好像神仙。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
成语出处:
116

水火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shuǐ huǒ
成语解释:
判:区别。比喻两者显然相反,互不相容。
成语出处:
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》:“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,判水火。”
117

天渊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tiān yuān
成语解释:
相差悬殊;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。
成语出处:
清 朱庭珍《筱园诗话》:“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,斟酌而出,即判天渊,个中分寸所争,毫厘千里。”
118

无人

成语拼音:
páng ruò wú rén
成语解释:
旁:旁边;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无人者。”
119

云泥

成语拼音:
pàn ruò yún ní
成语解释:
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杜甫《送韦书记赴西安》诗:“夫子歘通贵,云泥相望悬。”
120

巧不

成语拼音:
qiǎo bù ruò zhuō
成语解释:
拙:笨拙。有时巧捷不如笨拙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事有所至,而巧不拙。”
* 若的成语,带若字的成语,包含若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