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行字的成语 (586个)

121

天罚

成语拼音:
gōng xíng tiān fá
成语解释:
奉天之命进惩罚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皇矣汉祖,龚天罚,赫赫明明。”
122

天罚

成语拼音:
gōng xíng tiān fá
成语解释:
奉天之命进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甘誓》:“今予惟恭天之罚。”
123

为善

成语拼音:
gǎi xíng wéi shàn
成语解释:
改变不良为,诚心向善。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下》:“天子悲怜其意,遂下令曰:‘夫训导不纯,而愚民陷焉。或欲改为善,其道无由也。’”
124

育德

成语拼音:
guǒ xíng yù dé
成语解释:
以果断的动培养高尚的道德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蒙》:“君子以果育德。”
125

圆满

成语拼音:
gōng xíng yuán mǎn
成语解释:
功:世界各地;:善。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,道圆满。
成语出处:
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楔子:“等他功成满,贫道再去点化他。”
126

革心易

成语拼音:
gé xīn yì xíng
成语解释:
谓改正错误思想,改变错误为。
成语出处:
汉·贾谊《新书·先醒》:“于是革心易,衣苴布,食疄(田改丰)馂,昼学道而夕讲之。”
127

一意

成语拼音:
gū xíng yī yì
成语解释:
一意孤。不听劝告,全凭自己的意愿事。
成语出处:
清·钱谦益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》:“孤一意,惟知砥节而首公;榰柱众言,不屑市名而避怨。”
128

自新

成语拼音:
gǎi xíng zì xīn
成语解释:
改变为,重新做人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东平思王刘宇传》:“今闻王改自新,尊修经术,亲近仁人……朕甚嘉焉。”
129

改玉改

成语拼音:
gǎi yù gǎi xíng
成语解释:
见“改步改玉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,王劳之以地,辞,请隧焉。王不许,曰:‘……先民有言曰:“改玉改。”’”
130

瑰意奇

成语拼音:
guī yì qí xíng
成语解释:
见“瑰意琦
成语出处:
刘师培《文说·宗骚》:“瑰意奇,超然高举。”
131

瑰意琦

成语拼音:
guī yì qí xíng
成语解释:
瑰:美石,比喻珍贵;琦:美玉,比喻珍奇,美好。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为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圣人瑰意琦,超然独处。”
132

耕者让畔,者让路

成语拼音:
gēng zhě ràng pàn,xíng zhě ràng lù
成语解释:
畔:田界。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
成语出处:
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入其境,则耕者让畔,者让路。”
133

官止神

成语拼音:
guān zhǐ shén xíng
成语解释:
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。”
134

狗彘之

成语拼音:
gǒu zhì zhī xíng
成语解释:
狗彘:猪狗。形容无耻之人的为如猪狗一样
成语出处: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0回:“你受吴王大恩,不思图报,敌兵一至,便要投降,乃是狗彘之!”
135

祸不单

成语拼音:
huò bù dān xíng
成语解释:
祸:灾难;:到来。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。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这才是福无双降,祸不单。”
136

虎步龙

成语拼音:
hǔ bù lóng xíng
成语解释:
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。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 武帝纪上》:“刘裕龙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早为其所。”
137

话不在

成语拼音:
huà bù zài háng
成语解释:
指人说外话,话不投机
成语出处:
138

秽德垢

成语拼音:
huì dé gòu xíng
成语解释:
指自污浊其德以避祸患
成语出处:
宋 叶适《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》:“中材解体,销声灭影,秽德垢,以避此名。”
139

出状元

成语拼音:
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
成语解释:
状元;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。唐、宋时称进士及第的第一名;元代称殿式第一等第一名。后比喻本中成绩最好的人。每种职业都有杰出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惟敏《玉抱肚 赠赵今燕》曲:“琵琶轻扫动人怜,须信出状元。”
140

贿货公

成语拼音:
huì huò gōng xíng
成语解释:
同“贿赂公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任情诛暴,肆威福,明党相扇,贿货公。”
* 行的成语,带行字的成语,包含行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