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言字的成语 (696个)

101

碎语

成语拼音:
fán yán suì yǔ
成语解释:
烦:多,繁剧;碎:琐碎。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接风送行,及至任中,宦囊百凡顺意,这都不为烦碎语。”
102

雾语

成语拼音:
fēng yán wù yǔ
成语解释:
指隐约其辞的传闻。
成语出处:
《孽海花》第二九回:“大先生得了此电,很为着急,在省城里叠派干员侦查,虽有些风雾语,到底探不出个实在。”
103

虚论

成语拼音:
fú yán xū lùn
成语解释:
:没有事实根据的话。浮泛不切实际的谈论调
成语出处:
宋·叶适《制科》:“当制举之盛时,置学立师,以法相授,浮虚论,披抉不穷。”
104

盈庭

成语拼音:
fā yán yíng tíng
成语解释:
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,意见纷纷,得不出一致的结论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发盈庭,谁敢执其咎。”
105

影语

成语拼音:
fēng yán yǐng yǔ
成语解释:
捕风捉影的话语。
成语出处:
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,风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
106

直谏

成语拼音:
fàn yán zhǐ jiǎn
成语解释:
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
成语出处:
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107

贵不可

成语拼音:
guì bù kě yán
成语解释:
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、母后之相。此话不能直,故婉称之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向者夫人、婴儿皆似君,君相贵不可。”
108

顾而

成语拼音:
gù ér yán tā
成语解释:
见“顾左右而他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扫迷帚》第二一回:“那三人见话不投机,便顾而他。”
109

广而

成语拼音:
guǎng ér yán zhī
成语解释:
一般说来
成语出处:
110

广开

成语拼音:
guǎng kāi yán lù
成语解释:
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来历传》:“朝廷广开事之路,故且一切假贷。”
111

敢怒不敢

成语拼音:
gǎn nù bù gǎn yán
成语解释:
敢:胆量大;:说。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
成语出处:
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三回:“正是哑子吃黄连,苦在自肚里,敢怒不敢。”
112

敢怒而不敢

成语拼音:
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
成语解释:
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而敢怒。”
113

敢怒敢

成语拼音:
gǎn nù gǎn yán
成语解释:
敢于愤怒,又敢于说出来。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,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。”
114

果如其

成语拼音:
guǒ rú qí yán
成语解释:
果:果真,诚然。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果然像所说的那样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果如其,吕后德之,而逼令强食之,故令其道不成耳。”
115

姑妄

成语拼音:
gū wàng yán zhī
成语解释:
姑:姑且;妄:随便。姑且随便说说;不一定有什么道理。多用做自谦之辞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予尝为女妄之,女以妄听之。”
116

古语常

成语拼音:
gǔ yǔ cháng yán
成语解释:
:习惯常说的话,如谚语、格等。指流传时间久远,人们常说的话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。”
117

刍议

成语拼音:
gǔ yán chú yì
成语解释:
瞽:瞎眼;刍议:草野平民的论。盲人和草野平民的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不识忌讳,谨陈愚管,瞽刍议,伏待斧钺。”
118

敢怨而不敢

成语拼音:
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
成语解释:
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
成语出处:
宋 邓牧《伯牙琴 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,敢怒而不敢诛。”
119

浮说

成语拼音:
guǐ yán fú shuō
成语解释:
虚假不实的话。
成语出处:
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元年》:“[侯景]衅暴恶盈,侧首无托,以金陵逋逃之薮,江南流寓之地,甘辞卑礼,进孰图身,诡浮说,抑可知矣。”
120

厚币

成语拼音:
gān yán hòu bì
成语解释:
甘:甜;币:礼物,金钱。甜蜜的辞,厚重的礼品
成语出处:
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不顾社稷之安危,惟恐私门之不植。甘厚币,规灭忠梗。”
* 言的成语,带言字的成语,包含言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