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道字的成语 (373个)

121

饿殍满

成语拼音:
è piǎo mǎn dào
成语解释:
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
成语出处:
汉·仲长统《昌言·损益篇》:“坐视战士之蔬菜,立望饿殍之满,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。”
122

饿殍载

成语拼音:
è piǎo zài dào
成语解释:
饿殍:饿死的人;载:满路都是。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。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85回:“德沦丧,法度凌夷,匪党纵横,饿殍载。”
123

饿莩载

成语拼音:
è piǎo zǎi dào
成语解释:
莩:饿死的人。载:满路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亦作“饿殍载”、“饿殍满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席氏多贤》:“迨父殁未几,适当明季,蝗旱不登,饿莩载。”
124

二仙传

成语拼音:
èr xiān chuán dào
成语解释:
两位神仙共同传授法。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
成语出处: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56回:“貂鼠皮:‘二仙传去罢!’珍珠串瞅了一眼,笑的去讫。”
125

人家

成语拼音:
fù dào rén jiā
成语解释:
:妇人应遵守的德规范。指成年女子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4回:“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,妇人家,不便十分作主。”
126

扬镳

成语拼音:
fēn dào yáng biāo
成语解释:
:路;镳:马嚼子;借指为马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
成语出处:
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127

斋僧

成语拼音:
fèng dào zhāi sēng
成语解释:
奉:信奉;斋僧:供僧人吃饭。指信教行善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锁白猿》第三折:“我也曾奉斋僧,敬老怜贫,念寡恤孤。”
128

反经合

成语拼音:
fǎn jīng hé dào
成语解释:
见“反经合义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一出:“此正教做以叔援嫂,因急行权;矫诏诛羌,反经合。”
129

反其而行之

成语拼音:
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
成语解释:
反;相反;其:他的;:方法;办法;行:做;之:它;指事情。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4回:“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,你却去做学生,未免反其而行之了!”
130

逢山开

成语拼音:
féng shān kāi dào
成语解释:
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路。常与“遇水迭桥”连用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三千鸦兵为先锋,逢山开,遇水叠桥。”
131

逢山开,遇水造桥

成语拼音:
féng shān kāi dào,yù shuǐ zào qiáo
成语解释:
逢:遭逢,遇见。遇到山则打通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:“奉旨出朝,地动山摇,逢山开,遇水造桥。”
132

风通

成语拼音:
fēng tōng dào huì
成语解释:
风:风俗,风气;通:通“同”,共同;会:共同。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十二年》:“晋王与君邻藩,虽山河阻绝,风通会,故来修好,君何怪焉!”
133

夫子自

成语拼音:
fū zǐ zì dào
成语解释:
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,而事实上却正着了自己。也用在不好的一面,意思是指摘别人,却正指摘了自己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子曰:‘君子有者三,我无能焉;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’子贡曰:‘夫子自也。’”
134

大明

成语拼音:
gōng dào dà míng
成语解释:
:公正的原则或理。公正的理得到显扬,正义得到伸张
成语出处:
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郡中缙绅、耆老、邻里,公书公呈,一齐并进,公大明。”
135

合理

成语拼音:
gōng dào hé lǐ
成语解释:
见“公平合理”。
成语出处:
西戎《纠纷》:“工要评的公合理,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。”
136

热肠

成语拼音:
gǔ dào rè cháng
成语解释:
指待人真诚、热情。
成语出处:
清 邹弢《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》:“同邑余成之,杨蓉裳先生宅相也,古热肠,颇有任侠气。”
137

自在人心

成语拼音:
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
成语解释:
:公正的理;自:自然。公正的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成语出处:
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60回:“骑在马上,自言自语:‘公自在人心,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。’”
138

总在人心

成语拼音:
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
成语解释:
:公正的理。公正的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:“人家听了,也只有再三劝慰;说什么公总在人心。”
139

公公

成语拼音:
gōng gōng dào dào
成语解释:
不偏不倚的、公平合理的事情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咱们今儿可要公公的贴一炉子烧饼,要有一个充正经的人。”
140

躬耕乐

成语拼音:
gōng gēng lè dào
成语解释:
躬:亲自;:圣贤之。亲自耕种,乐于信守圣贤之。指过隐居生活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 魏书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》:“[胡]昭乃转居浑山中,躬耕乐,以以经籍自娱。”
* 道的成语,带道字的成语,包含道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