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重字的成语 (295个)

101

旧地

成语拼音:
jiù dì chóng yóu
成语解释:
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游了。”
102

肩负

成语拼音:
jiān fù zhòng rèn
成语解释:
担当要工作或任务
成语出处:
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栾超家和陈小柱,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,肩负任,离开威虎山,直奔神河庙。”
103

兼官

成语拼音:
jiān guān zhòng fú
成语解释:
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翟俌传》:“昔窦邓之宠,倾动四方,兼官绂,盈金积货,至使议弄神器,更改社稷。”
104

旧话

成语拼音:
jiù huà chóng tí
成语解释:
过去说过的;现在又提起了。
成语出处:
柯岩《寻找回来的世界》:“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,现在都旧话提,原因何在呢?”
105

救寒莫如

成语拼音:
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
成语解释:
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。
成语出处:
汉 徐幹《中论 虚道》:“语称:‘救寒莫如裘,止谤莫如修身,疗暑莫如亲冰。’信矣哉!”
106

畸轻畸

成语拼音:
jī qīng jī zhòng
成语解释:
有时偏轻,有时偏。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轻畸之弊。”
107

旧事

成语拼音:
jiù shì zhòng tí
成语解释:
把已经搁置的事情新提出
成语出处:
沈从文《虎雏再遇记》:“旧事提,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甚么习惯,因此不多久,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。”
108

卷土

成语拼音:
juǎn tǔ chóng lái
成语解释:
卷土:卷起尘土;形容人马奔跑。比喻失败之后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;或新恢复势力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色羞忍耻是男儿;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来未可知。”
109

敬贤

成语拼音:
jìng xián zhòng shì
成语解释:
见“敬贤爱士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四折:“元帅宽仁厚德,敬贤士,岂肯记旧仇,并不挟冤。”
110

旧雨

成语拼音:
jiù yǔ chóng féng
成语解释:
老朋友又相遇了。
成语出处:
清 尹会一《与王罕皆太史》:“比想旧雨逢,促膝谈心,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。”
111

不返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bù fǎn
成语解释:
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难返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故余谓偏伐阳者,韩非刑名之学;偏补阳者,商鞅富强之术。初用皆有功,积不返,其损伤根本则一也。”
112

不反

成语拼音:
jí zhòng bù fǎn
成语解释:
同“极难返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不反之势。”
113

不反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bù fǎn
成语解释:
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难返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戴名世《〈三山存业〉序》:“当明之初,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,已而诸科皆罢,独以时文相尚,而进士一途遂成积不反之势。”
114

畸轻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jī qīng
成语解释:
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同“畸轻畸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畸轻之弊。”
115

连城

成语拼音:
jià zhòng lián chéng
成语解释:
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城池。形容物品极为珍贵,价值极高
成语出处:
唐·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也知价连城璧,一纸万金犹不惜。”
116

难返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nán fǎn
成语解释:
积:长时间积累下来的;:程度深;返:返回。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、作风或习惯;不容易革除、改变。
成语出处:
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0卷:“掌禁兵,筦枢要,遂致积难返,以至此极也哉。”
117

难反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nán fǎn
成语解释:
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难返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:“近来风俗人情,积习生弊,有颓靡不振之渐,有积难反之几。若不稍加改易,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,一天下之心志。”
118

难返

成语拼音:
jí zhòng nán fǎn
成语解释:
犹积难返。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
成语出处:
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苏松二府田赋之》:“此固其极难返之势,始于景定,讫于洪武,而征科之额,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。”
119

举足轻

成语拼音:
jǔ zú qīng zhòng
成语解释:
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。”
120

若轻

成语拼音:
jǔ zhòng ruò qīng
成语解释:
举起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的工作。
成语出处:
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* 重的成语,带重字的成语,包含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