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开头的成语 (52个)

21

鸡抹脖

成语拼音:
shā jī mǒ bó
成语解释:
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,在凤姐身背后,只望着平儿‘鸡儿抹脖子’的使眼色,求他遮盖。”
22

鸡取蛋

成语拼音:
shā jī qǔ dàn
成语解释:
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。亦作“鸡取卵”。
成语出处:
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,采用鸡取蛋的办法,到处乱采乱掘。”
23

鸡为黍

成语拼音:
shā jī wéi shǔ
成语解释:
谓殷勤款待宾客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止子路宿,鸡为黍而食之。”
24

人不见血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bù jiàn xuè
成语解释:
了人不露一点痕迹。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,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,乃是人不见血的刽子手。”
25

人不用刀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bù yòng dāo
成语解释:
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7卷:“问:‘如何是衲僧口?’师曰:‘人不用刀。’”
26

人偿命,欠债还钱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cháng mìng,qiàn zhài huán qián
成语解释:
偿:偿还。人者须抵命,欠债者要还钱
成语出处:
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可知道人偿命,欠债还钱,你这般说才是。”
27

人放火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fàng huǒ
成语解释:
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黄花峪》第二折:“听的道人放火偏精细,显出我些英雄神威。”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五十五回:“他本是人放火为生的主儿,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。”
28

人劫财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jié cái
成语解释:
害人性命,抢人财物。指盗匪的行为
成语出处:
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及海洋大盗,出没彭湖,人劫财,不知坏了多少人的性命。”
29

人如芥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rú jiè
成语解释:
芥:小草。人像割草。形容人不当一回事
成语出处:
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剿寇》:“不断征云叆叆,鬼哭神号,到处里染腥风,人如芥。”
30

人越货

成语拼音:
shā rén yuè huò
成语解释:
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康诰》:“越人于货,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”
31

身报国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 bào guó
成语解释:
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。亦作“身救国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杨炯《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》:“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,誓期身报国,致一人于尧舜。”
32

身成仁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 chéng rén
成语解释:
身:自己;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身以成仁。”
33

生害命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g hài mìng
成语解释:
害生命
成语出处:
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三折:“我想这做屠户的,虽是生害命,还强以俺做吏人的瞒心昧己,欺无害人也。”
34

身救国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 jiù guó
成语解释:
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身救国,仁也。”
35

生与夺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g yǔ duó
成语解释:
:叫人死;生:叫人活;与:给予;夺:剥夺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
成语出处: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贵贱生与夺,一也。”
36

生之柄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g zhī bǐng
成语解释:
戮;生:生存;柄:权力。执掌生死大权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擅生之柄,通壅塞之涂,权轻重之数,论得失之道,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,谓之术。”
37

生之权

成语拼音:
shā shēng zhī quán
成语解释:
戮;生:生存。执掌生死大权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游侠传》:“以匹夫之细,窃生之权,其罪已不容于诛矣。”
38

衣缩食

成语拼音:
shā yī suō shí
成语解释:
”念shài。犹节衣缩食。明 宁濂《故丽水叶府君墓铭》:“家虽贫,衣缩食,葬宗党十余。”
成语出处:
明·宁濂《故丽水叶府君墓铭》:“家虽贫,衣缩食,葬宗党十余丧。”
39

风景

成语拼音:
shā fēng jǐng
成语解释:
损坏美好的景色。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,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
宋 晏殊《煮茶》诗:“未向人间风景,更持醪醑醉花前。”
40

伐决断

成语拼音:
shā fá jué duàn
成语解释:
伐:进攻。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若说料理不开,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伐决断,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,越发历练老成了。”
* 第一个字是杀的成语,杀字开头的成语,杀字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