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字结尾的成语 (99个)

41

涓埃之

成语拼音:
juān āi zhī lì
成语解释:
比喻微小的量。
成语出处:
宋·岳珂《金佗粹编》第九卷:“念臣寒陋无堪,上感圣恩,备员军事,未有涓埃之,以报国家。”
42

尽心尽

成语拼音:
jìn xīn jìn lì
成语解释:
指费尽心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王坦之传》:“且受遇先帝,绸缪缱绻,并志竭忠贞,尽心尽,归诚陛下,以报先帝。”
43

尽智竭

成语拼音:
jìn zhì jié lì
成语解释:
智:智慧,聪明;竭:完。比喻用尽心思和
成语出处: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君臣》:“群臣尽智竭以没其上。”
44

苦心极

成语拼音:
kǔ xīn jí lì
成语解释:
费尽心思,使出了全部
成语出处:
宋·陆九渊《黄公墓志铭》:“为文操笔立成,藻思赡蔚,统记不紊,有苦心极所不到者。”
45

苦心竭

成语拼音:
kǔ xīn jié lì
成语解释:
竭:尽。费尽心思,使出了全部
成语出处:
汉·贾谊《新书·权重》:“夫秦日夜深惟,苦心竭,以除六国之忧。”
46

量时度

成语拼音:
liàng shí dù lì
成语解释:
衡量时势,估计量。
成语出处:
《元史·太宗本纪》:“帝有宽弘之量,忠恕之心,量时度,举无过事。”
47

努筋拔

成语拼音:
nǔ jīn bá lì
成语解释:
努:用伸出;拔:超过。凸出青筋,使尽气。形容竭尽全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9回:“我拉不上,努筋拔的替他做了衣服,不自家讨愧,还说长道短的哩。”
48

朋心合

成语拼音:
péng xīn hé lì
成语解释:
朋:同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固杜乔传赞》:“李杜司职,朋心合。”
49

群策群

成语拼音:
qún cè qún lì
成语解释:
策:计策;主意。群:集体;大家人。指发挥集体的作用;大家一起来想办法;贡献量。
成语出处:
汉 扬雄《法言 重黎》:“汉屈群策,群策屈群。”
50

憔神悴

成语拼音:
qiáo shén cuì lì
成语解释:
谓竭尽心
成语出处:
清·曾国藩《送刘椒云南归序》:“又将有他说者出,为群意气之所会,则又憔神悴而趋之。”
51

穷心剧

成语拼音:
qióng xīn jù lì
成语解释:
穷:尽。尽心尽
成语出处:
宋·王令《答刘公著微之书》:“今夫穷心剧,茫然日以雕刻为事,而不暇外顾者,其成何哉?”
52

齐心戮

成语拼音:
qí xīn lù lì
成语解释:
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
成语出处:
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一》:“凡我同盟,齐心戮,以致臣节。”
53

齐心同

成语拼音:
qí xīn tóng lì
成语解释:
见“齐心协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常传》:“齐心同,锐气益壮。”
54

齐心一

成语拼音:
qí xīn yī lì
成语解释:
同“齐心协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凡我同盟,齐心一,以致臣节,陨首丧元,必无二志。”
55

神工鬼

成语拼音:
shén gōng guǐ lì
成语解释:
比喻神奇超人的量。
成语出处: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2回:“一路之间,提起朱亮祖三字,便胆战心寒说:‘纵有神工鬼,那有这等奇异。’”
56

手无缚鸡之

成语拼音:
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
成语解释:
连捆绑鸡的气都没有。形容身体弱、气小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韩信手无缚鸡之,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,他就钻过去了。”
57

同德协

成语拼音:
tóng dé xié lì
成语解释:
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
成语出处:
铁郎《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》:“使其万众一心,同德协,共逐白山之兽,追还我黄帝之魂。”
58

同心并

成语拼音:
tóng xīn bìng lì
成语解释:
团结一致,共同努
成语出处:
汉 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而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。”
59

同心毕

成语拼音:
tóng xīn bì lì
成语解释:
齐心尽
成语出处:
《东观汉记·任隗传》:“永元初,外戚秉权,朝臣畏悚,莫敢抗者,惟隗与袁安同心毕,数犯颜谏。”
60

同心协

成语拼音:
tóng xīn xié lì
成语解释:
团结一致;共同努。协:合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王僧辩传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,克定邦家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力的成语,力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