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字结尾的成语 (106个)

81

海岱清

成语拼音:
hǎi dài qīng shì
成语解释:
海岱: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,引申为海内。海内的清廉之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人所应有,其不必有;人所应无,己不必无,真海岱清。”
82

鹤鸣之

成语拼音:
hè míng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指有才德声望的隐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中孚》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
83

狷介之

成语拼音:
juàn jiě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狷介:孤僻高傲,洁身自好。指孤僻高傲,不肯同流合污之人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向秀传》:“以为巢许狷介之,未达尧心,岂足多慕。”
84

嫉贤傲

成语拼音:
jí xián ào shì
成语解释:
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独据梁山志可羞,嫉贤傲少宽柔。”
85

绿林豪

成语拼音:
lù lín háo shì
成语解释:
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。
成语出处:
陶成章《浙案纪略》上卷第四章第二节:“其同乡许振鹏……去之宁波,由王金发介绍,因得入大岚山,连结绿林豪。”
86

皮相之

成语拼音:
pí xiàng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皮相:从表面看。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、见识肤浅的人
成语出处:
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牧者曰:‘子乃皮相之,何足语姓字哉!’”
87

钦贤好

成语拼音:
qīn xián hào shì
成语解释:
钦:敬。尊敬贤能爱惜人才
成语出处: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:“闻王钦贤好,吐握不倦,苟有一介,莫不毕至。”
88

绳枢之

成语拼音:
shéng shū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枢:门上的转轴;绳枢:用绳子系枢轴。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刘峻《广绝交论》:“则有穷巷之宾,绳枢之。”
89

十室之邑,必有忠

成语拼音:
shí shì zhī yì,bì yǒu zhōng shì
成语解释:
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芳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。”
90

跅驰之

成语拼音:
tuò chí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跅驰:放荡。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
91

通儒达

成语拼音:
tōng rú dá shì
成语解释:
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中兴以来,通儒达班固、贾逵,郑兴父子,并敦悦之。”
92

推贤进

成语拼音:
tuī xián jìn shì
成语解释:
推:举荐。推荐贤人,引进学者
成语出处:
唐·姚崇《答张九龄书》:“近蒙奖擢,倍励驽庸,每以推贤进为务,欲使公卿大夫称职。”
93

文房四

成语拼音:
wén fáng sì shì
成语解释:
见“文房四宝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陆游《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》诗:“水复山重客到稀,文房四独相依。”
94

文人雅

成语拼音:
wén rén yǎ shì
成语解释:
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
成语出处:
95

息军养

成语拼音:
xī jūn yǎng shì
成语解释:
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军队,积蓄力量,准备再战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按甲寝兵,息军养,待时而动。”
96

雪中高

成语拼音:
xuě zhōng gāo shì
成语解释:
梅花
成语出处:
明·高启《梅花》诗:“雪满山中高卧,月明林下美人来。”
97

一目之

成语拼音:
yī mù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指见解片面,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志雅堂杂抄》:“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”
98

有识之

成语拼音:
yǒu shí zhī shì
成语解释:
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汉 刘向《说苑 善说》:“天下有识之,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,千秋万岁之后,庙堂必不血食矣。”
99

忠臣烈

成语拼音:
zhōng chén liè shì
成语解释:
指忠义刚烈的臣子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李文博传》:“每读书至治乱得失、忠臣烈,未尝不反复吟玩。”
100

忠臣义

成语拼音:
zhōng chén yì shì
成语解释:
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每览史籍,观古忠臣义,出一朝之命,以徇国家之难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士的成语,士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