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字结尾的成语 (46个)

21

举棋不

成语拼音:
jǔ qí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举:拿起;拿着。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主意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,不胜其耦。”
22

举棋若

成语拼音:
jǔ qí ruò dìng
成语解释:
下棋子好像有预断。比喻行事沉着果断
成语出处:
朱德《十月战景》诗:“战事从来似弈棋,举棋若自无悲。”
23

老僧入

成语拼音:
lǎo sēng rù dìng
成语解释:
和尚静坐,使心于一处,不起杂念,叫入。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。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却是个黑瘦老者,危然端坐,仿佛老僧入一样。”
24

漂泊无

成语拼音:
piāo bó wú dìng
成语解释:
泊:停留。比喻东奔西走,生活不安
成语出处:
宋 范成大《元夜忆群从》:“遥怜好兄弟,飘泊雨江村。”
25

漂浮不

成语拼音:
piāo fú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漂浮: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。指人飘泊不
成语出处:
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13章:“像云影一样这里、那里,一明、一暗,漂浮不。”
26

气充志

成语拼音:
qì chōng zhì dìng
成语解释:
充:充实,充足。精力充沛,意志坚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范济传》:“磨砻砥砺,使其气充志,卓然成材,然后举而用之,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!”
27

神安气

成语拼音:
shén ān qì dìng
成语解释:
神:精神。指内心十分安
成语出处:
金·王丹桂《洞仙歌·示门人》:“下虔心,苦志挫锐摧强;忘宠辱,自得神安气。”
28

心安神

成语拼音:
xīn ān shén dìng
成语解释:
心神都很安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,如今日夜辛苦,并没有怨意。袭人等皆心安神。”
29

心平气

成语拼音:
xīn píng qì dìng
成语解释:
心气平,没有杂念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阮籍《乐论》:“言至乐使人无欲,心平气,不以肉为滋味也。”
30

摇摆不

成语拼音:
yáo bǎi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指心意犹豫不决,来回变化
成语出处:
周恩来《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》:“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,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。”
31

一言而

成语拼音:
yī yán ér dìng
成语解释:
一句话说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一言而三国。”
32

指挥若

成语拼音:
zhǐ huī ruò dìng
成语解释:
指挥调度;似有局(若:好像;局)。形容从容不迫;很有把握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咏怀古迹》诗:“伯仲之间见伊吕,指挥若失萧曹。”
33

置棋不

成语拼音:
zhì qí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置:放。指下棋时不知怎样下子才好。比喻遇事犹疑不决
成语出处:
宋·李纲《议责成》:“譬犹奕者,置棋不,不足以胜敌。”
34

把持不

成语拼音:
bǎ chí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没有明确的主见,游移反复。
成语出处:
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二回:“但恐日后把持不,为异端所惑,一时失足。”
35

踌躇不

成语拼音:
chóu chú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犹豫不决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操欲立后嗣,踌躇不。”
36

喘息未

成语拼音:
chuǎn xī wèi dìng
成语解释:
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、恢复的时间。喘息:呼吸急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七十七回:“方才进步,喘息未,只见前面尘起,叫杀连天。”
37

迟疑不

成语拼音:
chí yí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犹言迟疑不决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蒙》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”唐·孔颖达疏:“师若迟疑不,或再或三,是亵渎,渎则不告。”
38

举措不

成语拼音:
jǔ cuò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举措:行动。拿着棋子,不知该如何下。比喻犹豫不决
成语出处:
39

炼之未

成语拼音:
liàn zhī wèi dìng
成语解释:
用心琢磨,反复锤炼,决不下来
成语出处:
40

徘徊不

成语拼音:
pái huái bù dìng
成语解释:
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
成语出处:
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严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,毫无主意地转游,何去何从徘徊不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定的成语,定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