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字结尾的成语 (51个)

41

事不关

成语拼音:
shì bù guān jǐ
成语解释:
事情同自没有关系。
成语出处:
《曹雪芹别传》:“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,少发议论,事不关,不必打听,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,一直不甚了了。”
42

身不由

成语拼音:
shēn bù yóu jǐ
成语解释:
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;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;不受自的支配。
成语出处:
《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》:“瓜期信通,为着功名,奔走西东。见说出路自觉心慵,身不由,意冲冲。”
43

视为知

成语拼音:
shì wéi zhī jǐ
成语解释:
看成好朋友。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前汉演义》第63回:“独故太仆灌夫,却与婴沆瀣相投,始终交好,不改故态,婴遂视为知,格外情深。”
44

心不由

成语拼音:
xīn bù yóu jǐ
成语解释:
不出于自的本意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那彩霞之母,满心纵不愿意,见凤姐自和她说,何等体面,便心不由的满口应了出去。”
45

兴不由

成语拼音:
xìng bù yóu jǐ
成语解释:
兴:兴致。正在兴头上难以控制
成语出处:
康濯《春种秋收》:“她姨姨倒不是个媒婆子;不过是兴不由,有口无心地张嘴搭话。”
46

徇国忘

成语拼音:
xùn guó wàng jǐ
成语解释:
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献身,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
47

徇公忘

成语拼音:
xùn gōng wàng jǐ
成语解释:
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
成语出处:
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夺范纯仁谥忠宣议》:“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,徇公忘,为国惜贤。”
48

诛锄异

成语拼音:
zhū chú yì jǐ
成语解释:
指清除反对自或与自意见不合的人。诛:杀害;锄:铲除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》:“齐武帝崩,明帝作相,诛锄异,季直不能阿意,明帝颇忌之,乃出为辅国长史,北海太守。”
49

责躬罪

成语拼音:
zé gōng zuì jǐ
成语解释:
躬:自身。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集百僚于大德殿,帝责躬罪,问以论政得失。”
50

至人无

成语拼音:
zhì rén wú jǐ
成语解释:
至人: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。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,适应客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至人无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
51

正人先正

成语拼音:
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
成语解释:
正:正直,公正。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先做到
成语出处:
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这也就是我自个,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,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己的成语,己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