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字结尾的成语 (69个)

21

求生不

成语拼音:
qiú shēng bù dé
成语解释:
想活活不了。形容处境十分艰难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,使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的道路。”
22

求之不

成语拼音:
qiú zhī bù dé
成语解释:
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不到。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周南 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;求之不,寤寐思服。”
23

人才难

成语拼音:
rén cái nán dé
成语解释:
难:困难,不容易。:获。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到。多指要爱惜人才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谢宣召入院状》:“首择辅臣,次求法从,知人才之难,采虚名而用。”
24

失而复

成语拼音:
shī ér fù dé
成语解释:
失:遗失,丧失。失去而又
成语出处:
宋·王安石《原过》:“是失而复,废而复举也。”
25

神色自

成语拼音:
shén sè zì dé
成语解释:
神色:神情,态度;自:自觉意,快意。神情显露出意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唐·温庭筠《乾诔子·权长孺》:“长孺视之,忻然有喜色,如获千金之惠,涎流于吻,连撮瞰之,神色自,合坐惊异。”
26

贪多务

成语拼音:
tān duō wù dé
成语解释:
贪:求多;务:务必。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知识。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贪多务,细大不捐。”
27

陶然自

成语拼音:
táo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自己觉快意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杨绘可知徐州》:“坐废十年,陶然自。”
28

恬然自

成语拼音:
tián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恬然:安静舒适的样子;自:自觉意。形容心情安静、舒适
成语出处:
唐·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野老清淡,恬然自。”
29

唾手而

成语拼音:
tuò shǒu ér dé
成语解释:
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比喻极容易到的东西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54回:“这房可唾手而。”
30

欣欣自

成语拼音:
xīn xīn zì dé
成语解释:
犹言欣然自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,比前倍加美丽,欣欣自,道声:‘娘子请坐。’”
31

逍遥自

成语拼音:
xiāo yáo zì dé
成语解释:
无拘无束,安闲自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。”
32

一举两

成语拼音:
yī jǔ liǎng dé
成语解释:
举:做事。做一件事同时到两种好处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之复,以慰重迁之情。一举两,外实内宽。”
33

悠然自

成语拼音:
yōu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悠然:安闲舒适的样子;自:内心意而舒适。形容态度悠闲;心情舒适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隐逸传 杨柯》:“常食粗饮水,衣褐缊袍,人不堪其忧,而柯悠然自。”
34

洋洋自

成语拼音:
yáng yáng zì dé
成语解释:
犹言洋洋意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主意打定,正在洋洋自,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。”
35

悠游自

成语拼音:
yōu yóu zì dé
成语解释:
悠游:闲适的样子;自:内心意舒适。形容悠闲而舒适。
成语出处:
唐 房玄龄等《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》:“自不参其神契,略不与交通,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。猛悠然自,不以屑怀。”
36

自业自

成语拼音:
zì yè zì dé
成语解释:
业:造作;:获,取。佛家语,指自作自受。
成语出处:
《正法念经》:“自业自果,众生皆如是。”
37

超然自

成语拼音:
chāo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超脱世事,自觉快乐和满足。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东土祖师》:“光自幼志气不群,博涉诗书,尤精玄理,而不事家产,好游山水,后览佛书,超然自。”
38

哭笑不

成语拼音:
kū xiào bù dé
成语解释:
哭也不好;笑也不好。形容处境尴尬。
成语出处:
元 高安道《皮匠说谎》:“好一场,恶一场,哭不,笑不。”
39

老虎屁股摸不

成语拼音:
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
成语解释:
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,听不批评意见,一触即跳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许人讲话,老虎屁股摸不,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,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。”
40

名不虚

成语拼音:
míng bù xū dé
成语解释:
谓盛名非凭空取
成语出处:
唐·孟綮《本事诗·高逸》:“杜凝睇良久,曰:‘名不虚,宜以见惠。’”
* 最后一个字是得的成语,得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