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字结尾的成语 (44个)

21

南征北

成语拼音:
nán zhēng běi zhàn
成语解释:
征:征伐。转南北;打了许多仗。
成语出处:
唐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”
22

能争惯

成语拼音:
néng zhēng guàn zhàn
成语解释:
形容作经验丰富,善于作
成语出处:
《平鬼传》第15回:“自通姓名,就叫累鬼,能争惯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23

能征敢

成语拼音:
néng zhēng gǎn zhàn
成语解释:
征:征讨。形容作经验丰富,敢于作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必用能征敢之将,先以力敌,后用智擒。”
24

怯防勇

成语拼音:
qiè fáng yǒng zhàn
成语解释:
小心设防,勇敢出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冯道根传》:“众颇笑之。道根曰:‘怯防勇,此之谓也。’”
25

身经百

成语拼音:
shēn jīng bǎi zhàn
成语解释:
身:亲身;百:极言其多;亲身经历过许多斗。形容富于实经验;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。
成语出处:
南北朝 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在朝四十一年,身经一百余。”
26

无心恋

成语拼音:
wú xīn liàn zhàn
成语解释:
没有心情去留恋事。指不想做某事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那道人见倒了和尚,无心恋,卖个破绽便走。”
27

心寒胆

成语拼音:
xīn hán dǎn zhàn
成语解释:
形容十分惊恐。
成语出处:
宋·罗烨《醉翁谈录·小说开辟》:“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;论闺怨,遣佳人绿惨红愁。”
28

先计后

成语拼音:
xiān jì hòu zhàn
成语解释:
计:计划,计谋;:作。先筹划好后再。指不打无准备的仗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权谋者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划而后,兼形势包阴阳,用计巧者也。”
29

英勇善

成语拼音:
yīng yǒng shàn zhàn
成语解释:
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
成语出处:
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还给他们讲了一个八路军英勇善的故事。”
30

有征无

成语拼音:
yǒu zhēng wú zhàn
成语解释:
谓不而胜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也。”
31

不宣而

成语拼音:
bù xuān ér zhàn
成语解释:
指不宣布开,就突然发起进攻
成语出处:
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,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,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美国之航行。”
32

车轮

成语拼音:
chē lún zhàn
成语解释:
用比对方多的人轮流跟对方打,使对方因疲乏而失败
成语出处:
王朔《千万别把我当人》:“只要他一踏上中国领土,就把他扣下,由我们的武士轮番上阵,跟他玩车轮,直到打瘫为止。”
33

短兵接

成语拼音:
duǎn bīng jiē zhàn
成语解释:
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》:“韦被数十创,短兵接,贼前搏之。”
34

胆惊心

成语拼音:
dǎn jīng xīn zhàn
成语解释:
惊:惊惧,害怕;:发抖。形容非常害怕
成语出处:
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索香看墙》:“可怜平地风波变,天那好苦,霎时间胆惊心。”
35

攻城野

成语拼音:
gōng chéng yě zhàn
成语解释:
城:城池。攻打城池,野外作
成语出处:
《墨子·节用上》:“攻城野地死者,不可胜数。”
36

魂飞胆

成语拼音:
hún fēi dǎn zhàn
成语解释: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言集·难陀出家缘起》:“怕怖莫知为计,魂飞胆心惟。”
37

尽锐出

成语拼音:
jìn ruì chū zhàn
成语解释:
把所有的精锐部队派出作。比喻派出了主力,用上了杀手锏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苻生载记》:“黄眉从之,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。襄怒,尽锐出。”
38

龙争虎

成语拼音:
lóng zhēng hǔ zhàn
成语解释:
同“龙争虎斗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孙光宪《河传》词:“龙争虎分中土,人无主,桃叶江南渡。”
39

能征惯

成语拼音:
néng zhēng guàn zhàn
成语解释:
形容作经验丰富,很能打仗。
成语出处:
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二卷:“法聪早当此际,遥遥地望见,果是会相持,能征惯,不慌不紧不忙,果手疾眼辨。”
40

肉搏

成语拼音:
ròu bó zhàn
成语解释:
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。指直接对抗
成语出处:
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赤卫队员们正赶紧跑过去堵塞那个缺口,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战的成语,战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