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字结尾的成语 (58个)

41

淑质英

成语拼音:
shū zhì yīng cái
成语解释:
淑:善良;英:非凡。善良的品质,非凡的能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字正平,淑质贞亮,英卓砾。”
42

通人达

成语拼音:
tōng rén dá cái
成语解释:
通人:学识渊博的人;达:通达事理的人。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《易》之为术,幽明远矣,非通人达熟能注意焉!”
43

倜傥之

成语拼音:
tì tǎng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倜傥:卓异;:学问和能。卓越特出的
成语出处: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散序进士》:“其负倜傥之,变通之术。”
44

希世之

成语拼音:
xī shì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指世间很少有的人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欲解倒悬之厄,须杖希世之。”
45

倚马长

成语拼音:
yǐ mǎ cháng cái
成语解释:
倚:靠着。比喻思敏捷,文章写得快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7回:“两人不来多嘴,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,及倚马长王式通,悉心研究……”
46

逸群之

成语拼音:
yì qún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拥有超过众人的能。
成语出处:
汉·徐幹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故君子常虚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,加乎众人之上。”
47

自恃其

成语拼音:
zì shì qí cái
成语解释:
侍:依赖;其:他的。自己仗着有能。形容高傲,自负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2卷:“他也自恃其,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,所以缙绅之门,绝不去走,文字之交,也没有人。”
48

卓伟之

成语拼音:
zhuó wěi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卓伟:卓越伟大。指杰出的人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张温传》:“戴赫烈之宠,体卓伟之。”
49

尊贤爱

成语拼音:
zūn xián ài cái
成语解释:
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能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1回:“你这位贵老师总不是什么尊贤爱,不过想人拜门生,受些礼物。”
50

自学成

成语拼音:
zì xué chéng cái
成语解释:
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,总有几百万吧。”
51

尺二秀

成语拼音:
chǐ èr xiù cái
成语解释:
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。“尺二”即指当时“尽”字的俗体“尽”字。
成语出处:
宋·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声画押韵贵乎审》:“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,……先生见卷子上书‘盡’字作‘尽’,必欲摈斥。考官乃上庠人,力争不可。先生云:‘明日揭榜,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,则吾辈将胡颜?’竟黜之。”
52

夺锦

成语拼音:
duó jǐn cái
成语解释:
夺锦:夺锦袍。争夺锦袍的华。形容华超群,后来居上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宋之问传》:“之问俄倾献,后览之嗟赏,更夺锦袍以赐。”
53

斗筲之

成语拼音:
dǒu shāo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商鞅论》:“至于桑弘羊,斗筲之,穿窬之智,无足言者。”
54

畎亩下

成语拼音:
quǎn mǔ xià cái
成语解释:
畎亩:田地,田间。比喻平庸之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杨收传》:“臣畎亩下,谬当委任。”
55

文武全

成语拼音:
wén wǔ quán cái
成语解释:
与武功同时具备;能文能武。文:文;武:武艺。
成语出处:
《旧五代史 和凝传》:“和公文武全而有志气,后必享重位,尔宜谨事之。”
56

王佐之

成语拼音:
wáng zuǒ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佐:辅佐,帮助。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能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、吕亡以回。”
57

野无遗

成语拼音:
yě wú yí cái
成语解释:
见“野无遗贤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阳尼传》:“举贤良,黜不肖,使野无遗,朝无素餐。”
58

一表人

成语拼音:
yī biǎo rén cái
成语解释:
形容人的相貌;仪表都很出色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夫人,放着你这一表人物,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!”
* 最后一个字是才的成语,才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