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字结尾的成语 (87个)

21

风行一

成语拼音:
fēng xíng yī shī
成语解释:
风行:象刮风一样流行。形容事物在一个期内非常盛行。
成语出处:
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不是弟妄下雌黄,只怕唐兄印行的《不息斋稿》,虽然风行一,决不能望《五丁阁稿》的项背哩!”
22

冠绝一

成语拼音:
guàn jué yī shí
成语解释:
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。”
23

哄动一

成语拼音:
hōng dòng yī shí
成语解释:
在一个期内惊动很多人。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从此芳名大震,哄动一,窟号销金,城开不夜,说不尽的繁华热闹。”
24

敬授民

成语拼音:
jìng shòu mín shí
成语解释:
见“敬授人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庆东耕启》:“伏惟陛下,敬授民,造幄籍圃。”
25

刻不待

成语拼音:
kè bù dài shí
成语解释:
间紧迫。
成语出处:
《天雨花》第21回:“刻不待遭大祸,叫我三人那里奔。”
26

匡国济

成语拼音:
kuāng guó jì shí
成语解释:
匡正国家,挽救局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帝纪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国济,除凶拨乱。”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,属隋室丧乱,未尝不慨然相顾,有匡国济之心。”
27

匡俗济

成语拼音:
kuāng sú jì shí
成语解释:
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 明帝纪》:“王公卿尹,群僚庶官,其有嘉谋直献,匡俗济,咸切事陈奏,无或依隐。”
28

千岁一

成语拼音:
qiān suì yī shí
成语解释:
犹千载一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慕容云载记》:“机运难邀,千岁一,公焉得辞也。”
29

身不遇

成语拼音:
shēn bù yù shí
成语解释:
谓没有遇到好的机。
成语出处: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宵征》:“官人身不遇,且自宁奈。”
30

适当其

成语拼音:
shì dāng qí shí
成语解释:
谓恰巧遇上那个机。
成语出处:
宋·蔡梦弼《草堂诗话》第一卷:“淮海秦少游论曰:杜子美之于诗,实积众流之长,适当其而已。”
31

韬晦待

成语拼音:
tāo huì dài shí
成语解释:
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机。
成语出处:
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。”
32

万代一

成语拼音:
wàn dài yī shí
成语解释:
机。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
成语出处:
《梁书·陈伯之传》:“三仓无米,东境饥流,此万代一也,机不可失。”
33

玩日愒

成语拼音:
wán rì liáng shí
成语解释:
犹言玩愒日。
成语出处:
清·谭嗣同《兴算学议·浏阳兴算学记》附录《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》:“其质地不近不能造就,及玩日愒并无门径,应避贤路,兼重既禀,若是者去;规避不与者,亦即开缺。”
34

烜赫一

成语拼音:
xuǎn hè yī shí
成语解释:
在一个期内名声威势很盛。烜赫:气势很盛;一:一个期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安石《上杜学士书》:“虽将相大臣,气势煊赫,上所尊宪。”
35

作事不

成语拼音:
zuò shì bù shí
成语解释:
:不合宜。做事违背农。泛指不合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作事不,怨读言动于民。”
36

避迹藏

成语拼音:
bì jì cáng shí
成语解释:
指逃避世。
成语出处:
唐 贾至《微子庙碑颂》:“而君崎岖险阻,避迹藏。”
37

拨乱济

成语拼音:
bō luàn jì shí
成语解释:
平定乱世,救济势。同“拨乱济危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武帝纪》:“太祖皇帝拨乱济,扶翼刘氏,又用受命于汉。”
38

聪明一世,懵懂一

成语拼音:
cōng míng yī shì,měng dǒng yī shí
成语解释:
懵懂: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。人一辈子都很精明,但有一下子糊涂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
成语出处: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五回:“我苏友白聪明一世,懵懂一。我此行虽因叔命,原为寻访佳人。”
39

聪明一世,糊涂一

成语拼音:
cōng míng yī shì,hú tū yī shí
成语解释:
人一辈子都很精明,但有一下子糊涂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
成语出处: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六十九岁的人了,反倒聪明一世,糊涂一,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。”
40

传诵一

成语拼音:
chuán sòng yī shí
成语解释:
诵:称诵、传述。在某一个期内,人们到处传述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洋服的没落》:“这故事颇为传诵一……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时的成语,时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