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字结尾的成语 (39个)

21

信外轻

成语拼音:
xìn wài qīng máo
成语解释:
佛教语。信心动摇不定,像鸿轻飘浮动
成语出处:
《观经玄义分》:“况我信外轻,敢知旨趣。”
22

饮血茹

成语拼音:
yǐn xuè rú máo
成语解释:
茹:吃。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,连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,未有麻丝,衣其羽皮。”
23

蚕丝牛

成语拼音:
cán sī niú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多而细密
成语出处:
明·宋濂《答郡守聘五经师书》:“苟于孝道有阙,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,徒召辱耳。”
24

多如牛

成语拼音:
duō rú niú máo
成语解释:
多得像牛身上的。形容多得数不清。
成语出处:
《北史 文苑传序》:“学者如牛,成者如麟角。”
25

肤不生

成语拼音:
fū bù shēng máo
成语解释:
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。形容十分劳苦
成语出处:
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文》:“心烦于虑,而身亲其劳。躬腠胝无胈,肤不生。”
26

腹背之

成语拼音:
fù bèi zhī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
成语出处:
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六卷:“背上之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飞不为加高,损一把飞不为加下。”
27

附肤落

成语拼音:
fù fū luò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。
成语出处:
晋 范亨《燕书》:“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,上下如一。
28

见骥一

成语拼音:
jiàn jì yī máo
成语解释:
骥:千里马。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。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
成语出处:
战国·鲁·尸佼《尸子》下卷:“见骥一,不知其状;见画一色,不知其美。”
29

九牛一

成语拼音:
jiǔ niú yī máo
成语解释:
九:表示多数。许多牛身上的一根。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,与蝼蚁何以异?”
30

践土食

成语拼音:
jiàn tǔ shí máo
成语解释:
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,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左传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?食土之,谁非君臣?”
31

块儿八

成语拼音:
kuài ér bā máo
成语解释:
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。指小钱
成语出处:
老舍《我这一辈子》:“假如从马粮钱里能弄出块儿八的来,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。”
32

麟凤一

成语拼音:
lín fèng yī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。
成语出处:
唐·张怀谨《书议》:“麟凤一,龟龙片甲,亦无所不录。。”
33

略知皮

成语拼音:
lüè zhī pí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7回:“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,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,岂敢乱谈,贻笑大方!”
34

名纸生

成语拼音:
míng zhǐ shēng máo
成语解释:
名片纸磨得生了,字迹模糊了。比喻人的声誉下降,今不如昔
成语出处: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刘鲁风投谒所知,为典谒所阻,因有诗曰:‘无钱乞与韩知客,名纸生不为通。’”
35

骐骥一

成语拼音:
qí jì yī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
成语出处:
宋 黄伯思《记石经与今文不同》:“此石刻在洛阳,本在洛宫前御史台中,年久摧散。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,若骐骥一,虬龙片甲。”
36

泰山鸿

成语拼音:
tài shān hóng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成语出处: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37

雪鬓霜

成语拼音:
xuě bìn shuāng máo
成语解释:
同“雪鬓霜鬟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,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。”
38

雁过拔

成语拼音:
yàn guò bá máo
成语解释:
雁飞过也要拔下来。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;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话虽如此,他既没那‘雁过拔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。”
39

自惜羽

成语拼音:
zì xī yǔ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
成语出处:
* 最后一个字是毛的成语,毛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