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字结尾的成语 (137个)

41

巧作名

成语拼音:
qiǎo zuò míng mù
成语解释:
巧立名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》:“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,正与添钱无异,虽巧作名,其实一般。”
42

赏心悦

成语拼音:
shǎng xīn yuè mù
成语解释:
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。
成语出处:
《宋史 范镇传》:“凡可以荡心悦,不宜有加于旧。”
43

适心娱

成语拼音:
shì xīn yú mù
成语解释:
犹言喜心悦
成语出处:
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十卷:“予谓名人适心娱,偶一为之,亦复何损。”
44

以耳为

成语拼音:
yǐ ěr wéi mù
成语解释:
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睹的。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。
成语出处:
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一百七十回 :“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,也都是些以耳为、不分黑白的人。”
45

悦心娱

成语拼音:
yuè xīn yú mù
成语解释:
悦:愉快,喜悦。使眼睛感到舒适,使心情感到欢娱。指看见美好的事物感到身心愉快
成语出处:
清·郑燮《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》:“吾弟为文,须想春江之妙境,挹先辈之美词.令人悦心娱,自尔利科名,厚福泽。”
46

娱心悦

成语拼音:
yú xīn yuè mù
成语解释:
娱、悦:使愉快。使心情愉快,耳舒畅。
成语出处:
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所以饰后宫,充下陈,娱心意,说耳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。”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直取其清淡雅论,剖玄析微,宾主往复,娱心悦耳,非济世成俗之要也。”
47

遮人耳

成语拼音:
zhē rén ěr mù
成语解释:
玩弄手法,掩盖真相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3回:“又何尝有什么丑处!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。”
48

不堪入

成语拼音:
bù kān rù mù
成语解释:
堪:忍受。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;使人看不下去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酒保陪笑道:‘此数肴也,以先生视之,固不堪入矣。’”
49

骋怀游

成语拼音:
chěng huái yóu mù
成语解释:
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;游:远眺。纵四望,开阔心胸。
成语出处:
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50

灿烂夺

成语拼音:
càn làn duó mù
成语解释:
五光十色令人眩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1卷:“梦见天上五色云霞,灿烂夺。”
51

愁眉苦

成语拼音:
chóu méi kǔ mù
成语解释:
愁眉:紧皱眉头。愁苦的样子。形容人忧愁苦恼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,不住的嗳声叹气,满脸的愁眉苦。”
52

怵心刿

成语拼音:
chù xīn guì mù
成语解释:
怵:恐惧;刿:刺伤。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
成语出处:
宋·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:“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,非后来诗人怵心刿雕琢者所为也。”
53

朝野侧

成语拼音:
cháo yě cè mù
成语解释:
朝野:朝廷与民间;侧:不敢正视。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。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权尊势忠,朝野侧。”
54

粗有眉

成语拼音:
cū yǒu méi mù
成语解释:
粗:大略;眉:比喻头绪。刚刚有点头绪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77回:“办理粗有眉,即回京复命去了。”
55

动心骇

成语拼音:
dòng xīn hài mù
成语解释:
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陆游《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》:“王遗墨藏家庙者,今虽仅存,某尝获观,皆奇丽超绝,动心骇。”
56

动心娱

成语拼音:
dòng xīn yú mù
成语解释:
动心:为外物诱惑而感情波动;娱:快乐。打动人心并使人快乐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》:“及凡世间可动心娱之事,皆斥去弗愿,若将浼我者。”
57

夫妇反

成语拼音:
fū fù fǎn mù
成语解释:
:翻眼相看,不和睦。指夫妻吵架不和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2回:“自此谭、巫夫妇反难以重好。”
58

夫妻反

成语拼音:
fū qī fǎn mù
成语解释:
:翻眼相看,不和睦。指夫妻不和、吵架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·小畜》:“舆说辐,夫妻反。”
59

光彩射

成语拼音:
guāng cǎi shè mù
成语解释:
光彩:光泽和颜色;射:照射。形容光泽色彩鲜艳耀眼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第一卷:“几、榻、裙、衣,不知何名,光彩射。”
60

股肱耳

成语拼音:
gǔ gōng ěr mù
成语解释:
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耳:亲信。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
成语出处:
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臣作朕股肱耳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目的成语,目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