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字结尾的成语 (72个)

61

一家一

成语拼音:
yī jiā yī jì
成语解释:
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,引申为一家人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二折:“把似你守着一家一,谁着你收拾下两妇三妻。”
62

远虑深

成语拼音:
yuǎn lǜ shēn jì
成语解释:
深远的思虑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文六王传》:“宜远虑深,不可专守一志。”
63

研桑心

成语拼音:
yán sāng xīn jì
成语解释:
研:研,一名然,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,善经商;桑:桑弘羊,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,长于理财。形容善于经商致富。
成语出处:
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于无垠。”
64

一心一

成语拼音:
yī xīn yī jì
成语解释:
一心一意。
成语出处:
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16回:“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?想必你叫他话来。”
65

朝思夕

成语拼音:
zhāo sī xī jì
成语解释:
朝:早晨。早晚都在思考。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
成语出处:
南朝·陈·徐陵《答诸求官人书》:“仆七十三岁,朝思夕,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。”
66

走投无

成语拼音:
zǒu tóu wú jì
成语解释:
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似这雪呵教冻苏秦走投无,王子猷也曾访戴空回。”
67

走为上

成语拼音:
zǒu wèi shàng jì
成语解释:
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,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。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 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。”
68

楚歌之

成语拼音:
chǔ gē zhī jì
成语解释:
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扞刘邦呴围羽垓下。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知尽得楚地,羽与数百骑走,是以兵大败。”后因用“楚歌之”谓攻心之术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扞刘邦呴围羽垓下。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知尽得楚地,羽与数百骑走,是以兵大败。”
69

减灶之

成语拼音:
jiǎn zào zhī jì
成语解释:
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”
70

空城

成语拼音:
kōng chéng jì
成语解释:
指在危急处境下,掩饰空虚,骗过对方的策略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中故事: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,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,诸葛亮无兵迎敌,但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自大在城楼上弹琴。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
71

韬晦之

成语拼音:
tāo huì zhī jì
成语解释:
韬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72

菟裘归

成语拼音:
tù qiú guī jì
成语解释:
菟裘:地名,山东泰安东南。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公曰:‘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计的成语,计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