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字结尾的成语 (38个)

21

撞钟伐

成语拼音:
zhuàng zhōng fá gǔ
成语解释:
奏乐,指寺院的晨钟暮
成语出处:
柳亚子《论诗五绝答鹅雏》:“撞钟伐几人知?王薼清言世已非。”
22

撞钟击

成语拼音:
zhuàng zhōng jī gǔ
成语解释:
奏乐,指寺院的晨钟暮
成语出处:
战国·郑·墨翟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撞巨钟,击鸣。”
23

村歌社

成语拼音:
cūn gē shè gǔ
成语解释:
民间的歌谣、乐。
成语出处:
元·姚守中《粉蝶儿·牛诉冤》套曲:“为伍的是伴哥王留,受用的是村歌社。”
24

櫜弓卧

成语拼音:
chǔ gōng wò gǔ
成语解释:
藏弓息。谓战事停息,天下太平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驰使四夷,复其爵号。然后还师振旅,櫜弓卧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
25

打边

成语拼音:
dǎ biān gǔ
成语解释:
指从旁吹、协助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集外集 序言》:“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,所以打打边,凑些热闹。”
26

大锣大

成语拼音:
dà luó dà gǔ
成语解释:
形容大肆宣扬
成语出处:
邹韬奋《萍踪忆语》:“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‘复兴计划’大锣大地吹着,一方面再看看所谓‘御用工会’的潜势力。”
27

当面锣,对面

成语拼音:
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
成语解释:
比喻面对面地商量、对证或争论。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1回:“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话,他如何就慌了。要是我,你两个当面锣、对面的对不是!”
28

打退堂

成语拼音:
dǎ tuì táng gǔ
成语解释: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,将马来,回私宅去也。”
29

敲边

成语拼音:
qiāo biān gǔ
成语解释:
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,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。”
30

敲锣打

成语拼音:
qiāo luó dǎ gǔ
成语解释:
①谓欢庆祝贺。②形容大造声势,大肆进行舆论宣扬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,人家服服贴贴,敲锣打。”
31

扬铃打

成语拼音:
yáng líng dǎ gǔ
成语解释:
比喻大声张扬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要是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,乱折腾起来,不成道理。”
32

摇铃打

成语拼音:
yáo líng dǎ gǔ
成语解释:
摇动着铃,敲打着。比喻大声张扬,喧哗吵闹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既是你乔亲家爹主张,兑三百二十两,抬了来罢!休要只顾摇铃打的了。”
33

扬锣捣

成语拼音:
yáng luó dǎo gǔ
成语解释:
扬:摇。比喻大声张扬,喧哗吵闹
成语出处: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3回:“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的大闹,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,心却在那边。”
34

打当面

成语拼音:
dǎ dāng miàn gǔ
成语解释:
比喻有话当面说,不背后议论
成语出处:
罗旋《南国峰烟》:“你怎么想就怎么说,噼哩啪拉,把什么都摆出来,打当面,不敲背后锣,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同志。”
35

开台锣

成语拼音:
kāi tái luó gǔ
成语解释:
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。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,就当作一番开台锣好了。”
36

抛金弃

成语拼音:
pāo jīn qì gǔ
成语解释:
金:锣。抛下助战用的锣与。形容被打败而逃走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杏林庄》第二折:“俺如今不须用刀死追复,他每都抛金弃,领着残卒,离营撇寨那厢扑。”
37

扬幡擂

成语拼音:
yáng fān léi gǔ
成语解释:
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
成语出处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38

朝钟暮

成语拼音:
zhāo zhōng mù gǔ
成语解释:
佛寺晨撞钟,暮击以报时。
成语出处:
唐 李咸用《山中》诗:“朝钟暮不到耳,明月孤云长挂情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鼓的成语,鼓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