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 (728个)

41

血刃

成语拼音:
bīng bù xuè rèn
成语解释:
兵:兵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血。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义,兵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42

达意

成语拼音:
cí bù dá yì
成语解释:
达:表达。语言或文辞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。也作“文逮意”、“辞达意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0回:“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;然,必有个词达意的毛病。”
43

胜防

成语拼音:
fáng bù shèng fáng
成语解释:
防:防备;胜:尽;完全。形容防备过来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种小人,真是防胜防。”
44

相干

成语拼音:
háo bù xiāng gān
成语解释:
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其实,月球并无分别,只是半个明,半个暗,盈亏圆缺,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,与月球毫相干。”
45

可摧

成语拼音:
jiān bù kě cuī
成语解释:
坚:坚固;摧:摧毁;破坏。非常坚固;摧毁了。
成语出处:
清 郑燮《原诗 内篇上》:“惟力大而才能坚,故至坚而可摧也。”
46

可失

成语拼音:
jī bù kě shī
成语解释:
机:时机。好时机可放过;失掉了会再来。比喻机会难得。
成语出处:
五代 安重荣《上石敬瑭表》:“须知机可失,时再来。”
47

择食

成语拼音:
jī bù zé shí
成语解释:
饿急了就顾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得选择。
成语出处: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》:“又一日访庞居士,至门首相见。师乃问:‘居士在否?’士曰:‘饥择食’。”
48

胜辞

成语拼音:
lǐ bù shèng cí
成语解释:
道理能胜过文辞。指由于善于推理立论,尽管文辞丰富多彩,道理并充分。
成语出处:
49

有初,鲜克有终

成语拼音:
mǐ bù yǒu chū,xiǎn kè yǒu zhōng
成语解释:
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大雅 荡》:“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,靡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50

安席

成语拼音:
qǐn bù ān xí
成语解释:
睡觉也能安于枕席。形容心事重重,睡着觉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秦王恐之,寝安席,食甘味。”
51

逢时

成语拼音:
shēng bù féng shí
成语解释:
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。旧时指命运好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大雅 桑柔》:“我生逢辰,逢天僤怒。”
52

可耐

成语拼音:
sú bù kě nài
成语解释:
庸俗得使人受了。俗:庸俗;耐:忍受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》:“一美人置白金一铤,可三四两许,秀才掇内袖中。美人取巾,握手笑出曰:‘俗可耐’。”
53

瞑目

成语拼音:
sǐ bù míng mù
成语解释:
死了也闭眼。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下的事情。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;死甘心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》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瞑目。”
54

停挥

成语拼音:
shǒu bù tíng huī
成语解释:
停顿地挥写。形容停地写作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九:“李白左手将须一拂,右手举起中山兔颖,向五花笺上,手停挥,须臾,草就吓蛮书。”
55

我待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wǒ dài
成语解释:
时间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
成语出处:
清 秋瑾《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》:“事机一失应难再,时乎时乎我待!”
56

成语拼音:
sì bù xiàng
成语解释:
麋鹿。比喻类的事物
成语出处:
朱自清《罗马》:“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,倒成了四像。”
57

下咽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xià yàn
成语解释:
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下去。形容忧心忡忡,思饮食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忍;虽食,且下咽。’”
58

得已

成语拼音:
wàn bù dé yǐ
成语解释:
无可奈何;这样做。万:绝对;万万。
成语出处:
明 焦竑《玉堂丛语》:“汝父欲保全身家,万得已,姑借我以免祸耳。”
59

为例

成语拼音:
xià bù wéi lì
成语解释:
例:先例。下一次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允许再做。
成语出处:
明 余继登《曲故纪闻》:“疏闻,英宗谓吏部臣曰:‘此人子之至情,予以移封,后为例。”
60

掩瑜

成语拼音:
xiá bù yǎn yú
成语解释:
瑕:玉上的斑点;瑜:玉的光彩。比喻缺点掩盖了优点;缺点是次要的;优点是主要的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聘义》:“瑕揜瑜,瑜揜瑕,忠也。”
*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