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中的成语 (182个)

21

盘算

成语拼音:
àn zhōng pán suàn
成语解释:
指暗自在心计算自己的得失等
成语出处:
22

倾轧

成语拼音:
àn zhōng qīng yà
成语解释:
背地里互相排斥打击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1回:“表面上卖个虚名,粉饰大局,其实暗倾轧,入主出奴。”
23

作梗

成语拼音:
àn zhōng zuò gěng
成语解释:
暗自从阻挠、破坏
成语出处:
丁寅生《孔子演义》第四回:“殊不知地主是贤大夫,早知成邑本届田赋收不到,必然是公克在暗作梗争权,便令他的庶兄敬叔密往调查。”
24

作乐

成语拼音:
àn zhōng zuò lè
成语解释:
:背后,偷偷地。暗地里寻找快乐
成语出处:
25

百发

成语拼音:
bǎi zhòng bǎi fā
成语解释:
:射目标。发:发射。形容射箭、投掷或射击准确,每次都命目标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,从不落空。同“百发百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一:“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,料是飞虎赶来,挂下画戟,取火龙标掌在手,此标乃异人秘授,出手烟生,百百发。”
26

成语拼音:
bēi zhōng wù
成语解释:
杯子的东西,指酒。
成语出处:
晋 陶潜《责子》诗:“天运苟如此,且进杯物。”
27

之物

成语拼音:
bēi zhōng zhī wù
成语解释:
杯子的东西,指酒。同“杯物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,闷来时只是饮酒,尽醉方休,日常饭食,有一顿,没一顿,都不计较,单少不得杯之物。”
28

渔利

成语拼音:
cóng zhōng yú lì
成语解释:
渔:劳取。渔利: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。人当捞取好处。
成语出处:
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四卷:“说其改醮,已则从渔利,藉以餬口。”
29

有人好做官

成语拼音:
cháo zhōng yǒu rén hǎo zuò guān
成语解释:
朝:朝廷。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
成语出处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3回:“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,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,正暗合了‘朝有人好做官’那句俗语。”
30

作梗

成语拼音:
cóng zhōng zuò gěng
成语解释:
在事情进行,设置障碍,故意为难。
成语出处:
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,畏其从作梗也。”
31

之物

成语拼音:
chí zhōng zhī wù
成语解释:
池:池塘。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之物也。”
32

肯綮

成语拼音:
dòng zhòng kěn qìng
成语解释:
动:往往,每每;:切,打;肯綮:筋骨结合的地方,比喻问题的关键。指常常击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尝。”
33

取长

成语拼音:
duǎn zhōng qǔ cháng
成语解释:
指于一般选择比较好的。
成语出处:
明 于谦《备边保民疏》:“臣愚不足以计边务,伏乞圣断。于短取长而行之。”
34

纸贵

成语拼音:
dū zhōng zhǐ guì
成语解释:
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,广为流传
成语出处:
唐 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》:“都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”
35

窾要

成语拼音:
dòng zhōng zhe yào
成语解释:
动:常常,动不动。:切,打。窾:空处、空。要:要害。要:引申为要害、关键。常常切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。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世增传》:“文书往复,惟家铭随方应付,动窾要,历任总督皆倚重之,以县丞擢知府。”
36

甲兵

成语拼音:
fù zhōng jiǎ bīng
成语解释:
甲兵:穿着盔甲的士兵。腹装有士兵。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
成语出处:
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:“夏人闻之,相戒曰:‘无以延川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
37

鳞甲

成语拼音:
fù zhōng lín jiǎ
成语解释:
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之心。比喻居心险恶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陈震传》:“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
38

生尘

成语拼音:
fǔ zhōng shēng chén
成语解释:
犹釜生鱼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八:“颜渊箪食瓢饮……范史云釜生尘。”
39

之国

成语拼音:
guó zhōng zhī guó
成语解释:
指一个国家内不受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
成语出处: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国之国’,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,无不恨恨不已。”
40

之瘠

成语拼音:
gōu zhōng zhī jí
成语解释:
瘠:通“胔”,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。暴露在山沟的尸体。指因贫困而死无葬身之地的人
成语出处: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,操瓢囊为沟壑之瘠者也。”
* 第二个字是中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