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出的成语 (93个)

81

不测

成语拼音:
huò chū bù cè
成语解释:
测:估计,猜度。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
成语出处: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梅圣俞》:“仁宗大怒,玉音甚厉,众恐祸不测。”
82

伏流

成语拼音:
hé chū fú liú
成语解释:
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“河积石”汉高诱注:“河源昆仑,伏流地中方三千里,禹导而通之,故积石。”后用“河伏流”比喻潜在力量爆发,其势猛不可挡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·坠形训》“河积石”汉高诱注:“河源昆仑,伏流地中方三千里,禹导而通之,故积石。”
83

浃背

成语拼音:
hàn chū jiā bèi
成语解释:
同“汗流浃背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续列女传·杨夫人》:“敞惊惧不知所言,汗浃背。”
84

洽背

成语拼音:
hàn chū qià bèi
成语解释:
同“汗流浃背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[周勃]汗洽背,愧不能对。”
85

沾背

成语拼音:
hàn chū zhān bèi
成语解释:
沾:浸湿。汗水沾湿了脊背。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朝而问右丞相勃曰:‘天下一岁钱谷入几何?’勃又谢不知,汗沾背,愧不能对。”
86

无聊

成语拼音:
jì chū wú liáo
成语解释:
主意于无可奈何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吴王濞列传》:“上复责问吴使者,使者对曰:‘……今王始诈病,及觉,见责急,愈益闭,恐上诛之,计乃无聊。唯上弃之,而与更始。’”
87

无奈

成语拼音:
jì chū wú nai
成语解释:
同“计无聊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孟称舜《花舫缘》第二:“小人受公子厚恩,委是舍不得,只是计无奈。”
88

万全

成语拼音:
jì chū wàn quán
成语解释:
万全:非常安全周到。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,决不会发生意外。
成语出处:
元 戴良《论长孙无忌》:“无忌于此,亦可谓计万全矣。”
89

万死

成语拼音:
jì chū wàn sǐ
成语解释:
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不然。彼兵速锐,计万死。”
90

大言

成语拼音:
kǒu chū dā yán
成语解释:
说大话。形容说话狂妄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回:“御者见考叔口大言,更不敢上前,且立住脚观看。”
91

狂言

成语拼音:
kǒu chū kuáng yán
成语解释:
嘴里说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:“宋江听得,慌忙过来看时,却是‘九纹龙’史进,‘没遮拦’穆弘,在阁子内吃得大醉,口狂言。”
92

冰花

成语拼音:
liù chū bīng huā
成语解释:
: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。指雪花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草木花多五,花雪独六。”
93

歧入

成语拼音:
qí chū qí rù
成语解释:
歧:不相同。漂泊不定,没有固定的处所
成语出处:
清·李楷《序》:“以是知歧歧入泛泛然而无所归者,皆失其家而家他人,不能以自立。”
* 第二个字是出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