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古的成语 (125个)

21

乱常

成语拼音:
biàn gǔ làun cháng
成语解释:
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论》:“晁错为家令时,数言事不用;后擅权,多所变更。诸侯发难,不急匡救,欲报私仇,反以亡躯。语曰:‘变乱常,不死则亡’,岂错等谓邪!”
22

易常

成语拼音:
biàn gǔ yì cháng
成语解释:
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南面》:“不知治者,必曰:‘无变,毋易常。’”
23

易俗

成语拼音:
biàn gǔ yì sú
成语解释:
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。
成语出处:
《楚辞 九辩》:“变易俗兮世衰,今之相者兮举肥。”
24

知今

成语拼音:
bó gǔ zhī jīn
成语解释:
博:广博。通晓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王肃《孙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,博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。”
25

刺今

成语拼音:
chén gǔ cì jīn
成语解释:
讽今。
成语出处:
《诗·王风·大车序》:“《大车》,刺周大夫也。礼义陵迟,男女淫奔,故陈刺今,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。”
26

冠今

成语拼音:
chāo gǔ guàn jīn
成语解释:
超:超出;冠:位居第一。今第一,无人能比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羊玄保传》:“弈棋之妙,超冠今。”
27

稽今,言远合近

成语拼音:
dào gǔ jī jīn,yán yuǎn hé jìn
成语解释:
道:讲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谈论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,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
成语出处: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灾》:“夫道者稽之今,言远者合之近。”
28

伤今

成语拼音:
diào gǔ shāng jīn
成语解释:
吊:凭吊。凭吊迹,追忆往昔,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悔赋》:“铺究前史,吊伤今。”
29

寻幽

成语拼音:
diào gǔ xún yōu
成语解释:
吊:凭吊;幽:幽境。凭吊迹,寻找幽境,感怀旧事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今小说》第三十卷:“游山玩水,吊寻幽,赏月吟风,怡情遣兴,诗赋文词,山川殆遍。”
30

不灭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bù miè
成语解释:
亘:横贯;亘:从至今;灭:绝灭。从到今,永不绝灭。形容永久的生命力。
成语出处:
31

怪怪

成语拼音:
gǔ gǔ guài guài
成语解释:
稀奇怪异的样子
成语出处: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9回:“一座怪怪的高山,好凶险!”
32

亘今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gèn jīn
成语解释:
亘:横贯。指贯串今,从到今
成语出处:
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若解向里寻求,见得自己心体,即无时不是此道,亘亘今,无终无始。”
33

贱今

成语拼音:
guì gǔ jiàn jīn
成语解释:
只看重代的事,而看不起当代的事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》:“自体大而思精,未有此也,恐世人不能尽之,多贵贱今,所以称情狂言耳。”
34

奇闻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qī wén
成语解释:
:从代到现代;奇:稀有不常见的。从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从来稀有,亘奇闻。”
35

通今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tōng jīn
成语解释:
亘:横贯;通:贯通。指从到今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鲍照《河清颂》:“亘通今,明鲜晦多。”
36

通今

成语拼音:
gé gǔ tōng jīn
成语解释:
穷究代,通晓当代。谓学富识广。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四折:“贤才抱德隐田园,格通今众所传。今番诏取为官后,保祚皇图亿万年。”
37

未闻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wèi wén
成语解释:
指从到今都没有听说的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9卷:“真个是亘未闻,于今罕有!”
38

未有

成语拼音:
gèn gǔ wèi yǒu
成语解释:
:人人有责从代到现在。从到今都不曾有过。
成语出处:
清 薛福成《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》:“臣愚以为皇上值亘未有之奇局,亦宜恢~之宏谟。”
39

薄今

成语拼音:
hòu gǔ bó jīn
成语解释:
在学术上重视、推崇代的;轻视、鄙薄现代的。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。
成语出处:
宋 米芾《宝晋英光集 蚕赋》:“由斯而言,则予之功,非欲厚而薄今,时之异也。”
40

一人

成语拼音:
kuàng gǔ yī rén
成语解释:
:空前;从到今。自以来只此一人。形容绝无仅有。
成语出处:
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》:“北面而师之者,可谓旷一人而已!”
* 第二个字是古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