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 (99个)

81

殃民

成语拼音:
huò guó yāng mín
成语解释:
祸、殃:带来灾难;使受损害。危害家;残害人民。
成语出处:
章炳麟《正学报缘起 例言》:“如去岁兖州之变,西报指斥疆臣,谓其祸殃民,肉不足以啖狗彘。”
82

佑民

成语拼音:
hù guó yòu mín
成语解释:
捍卫家,保护人民。
成语出处:
《孤本元明杂剧 双林坐化》第二折:“扫荡妖魔神鬼怕,护佑民万万纪。”
83

大业

成语拼音:
jīng guó dà yè
成语解释:
:治理家;大业:伟大的事业。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。
成语出处:
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
84

革俗

成语拼音:
jiǎo guó gé sú
成语解释:
匡正事,改革敝俗。
成语出处:
《战策 齐策六》:“矫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85

更俗

成语拼音:
jiǎo guó gēng sú
成语解释:
匡正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革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战策 齐策六》:“矫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作“矫更俗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86

若狂

成语拼音:
jǔ guó ruò kuáng
成语解释:
举:全;狂:疯狂。指全上下群情振奋;纵情欢乐不能自已;都像疯狂了似的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杂记下》:“子贡观于蜡。孔子曰:‘赐也乐乎?’对曰:‘一之人皆若狂,赐未知其乐也。’”
87

殊俗

成语拼音:
jué guó shū sú
成语解释:
:异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天下莫不仰上之德,象主之旨,绝殊俗,莫不重译而至,非家至而人见之也。”
88

上下

成语拼音:
jǔ guó shàng xià
成语解释:
举:全。全上上下下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六章第一节:“苟且偷惰,习焉成风,举上下,颓然以暮气充塞之。”
89

一致

成语拼音:
jǔ guó yī zhì
成语解释:
上下,团结一致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全体人民团结起来,树立举一致的抗日阵线。”
90

之才

成语拼音:
jīng guó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指治理家的才干
成语出处:
晋 葛洪《抱朴子外篇 自叙》:“一时莫伦,有经之才。”
91

承家

成语拼音:
kāi guó chéng jiā
成语解释:
谓建立邦,继承封邑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
92

济时

成语拼音:
kuāng guó jì shí
成语解释:
匡正家,挽救时局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·帝纪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济时,除凶拨乱。”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,属隋室丧乱,未尝不慨然相顾,有匡济时之心。”
93

元老

成语拼音:
kāi guó yuán lǎo
成语解释:
元老: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。指建时资历声望高的人。
成语出处:
《北史·赵普传》:“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,开元老,参谋缔构,厚重有识。”
94

安邦

成语拼音:
lì guó ān bāng
成语解释:
建立家,安定天下。亦作“立业安邦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你看我立安邦为相宰,那其间日转千阶,喜笑迎腮,挂印悬牌。”元·宫大用《七里滩》第一折:“自开基起运,立安邦,坐筹帷幄,竭力疆场。”
95

交兵,不斩来使

成语拼音:
liǎng guó jiāo bīng,bù zhǎn lái shǐ
成语解释:
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5回:“两交兵,不斩来使,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。”
96

相战,不斩来使

成语拼音:
liǎng guó xiāng zhàn,bù zhǎn lái shǐ
成语解释:
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9回:“自古‘两相战,不斩来使’。于礼不当。”
97

求利

成语拼音:
mài guó qiú lì
成语解释:
见“卖求荣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朱温三事》:“苏循及其子楷,自谓有功于梁,当不擢用。全忠薄其为人,以其为唐鸱枭,卖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归田里。”
98

求荣

成语拼音:
mài guó qiú róng
成语解释:
荣:荣华富贵。指出卖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。
成语出处:
宋 洪迈《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》:“苏循及其子楷,自谓有功于梁,当不擢用。全忠薄其为人,以其为唐鸱枭,卖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归田里。”
99

之忧

成语拼音:
qǐ guó zhī yōu
成语解释:
同“杞人忧天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岳珂《桯史·岁星之祥》:“士大夫皆有杞之忧。”
* 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