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才的成语 (82个)

61

好士

成语拼音:
ài cái hǎo shì
成语解释:
好:喜爱。爱护、重视人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殷仲文传》:“刘毅爱好士,深相礼接,临当之郡。”
62

怜弱

成语拼音:
ài cái lián ruò
成语解释:
怜:同情。爱护人,同情弱者
成语出处:
鲁迅《病后杂谈》:“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怜弱的明君。”
63

若渴

成语拼音:
ài cái ruò kě
成语解释:
:贤,人。爱慕贤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,形容十分珍惜人
成语出处:
清 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下卷:“读少陵诗,如见其忧国伤时;其世不我容,爱若渴者,昌黎之诗也。”
64

绝学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jué xué
成语解释:
①犹言学高超。②指学高超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续欧阳子〈朋党论〉》:“唐柳宗元、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,其高绝学,亦足以为唐名臣矣。”
65

疾足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jí zú
成语解释:
同“高捷足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杰《金石客》诗:“高疾足长叹息,御卿无权挽无力。”
66

捷足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jié zú
成语解释:
能;捷:迅速,快捷。形容人能出众,行动快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7回:“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;不能的作一首也可。高捷足者为尊。”
67

硕学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shuò xué
成语解释:
学:学问。能高超,学问广博
成语出处:
唐·李纲《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》:“方今新定天下,开太平之业,起义功臣,行赏未遍;高硕学,犹滞草莱。”
68

远识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yuǎn shí
成语解释:
能高超,见识深远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魏志·和洽传》“清醇有鉴识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魏·周斐《汝南先贤传》:“召陵谢子微,高远识。”
69

卓识

成语拼音:
gāo cái zhuó shí
成语解释:
见“高远识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六回:“[上官昭容]果是高卓识,即沈宋二人,尚且服其公明,何况臣等。”
70

怀抱德

成语拼音:
huái cái bào dé
成语解释:
抱:胸怀。既有学,又有德行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楔子:“怕有那山间林下,隐迹埋名,怀抱德。”
71

怀抱器

成语拼音:
huái cái bào qì
成语解释:
见“怀材抱器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唐彦谦《楼上偶题》诗:“可能前岭空乔木,应有怀抱器人。”
72

大略

成语拼音:
hóng cái dà lüè
成语解释:
杰出的能和谋略
成语出处:
宋 苏洵《上皇帝书》:“若其宏大略,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,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。”
73

骄物

成语拼音:
hù cái jiāo wù
成语解释:
犹言恃傲物。
成语出处:
《南史·刘祥传论》:“若夫怙骄物,公旦其犹病诸,而以刘祥居之,斯亡亦为幸焉。”
74

远志

成语拼音:
hóng cái yuǎn zhì
成语解释:
宏:广博。杰出的能和远大的志向
成语出处:
鲁迅《韦素园墓记》:“呜呼,宏远志,厄于短年。”
75

风逸

成语拼音:
jīng cái fēng yì
成语解释:
指惊人的华像风飘逸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辨骚》:“不有屈原,岂见《离骚》!惊风逸,壮志烟高。”
76

绝艳

成语拼音:
jīng cái jué yàn
成语解释:
见“惊绝艳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企羡》:“彭羡门惊绝艳,词家推为独步。”清·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刘英初编修》:“英初本惊绝艳,而近作大不如前,同人比之江郎尽。”
77

使气

成语拼音:
jīn cái shǐ qì
成语解释:
矜:自夸;自负;使气:意气用事。以华自负;意气用事;盛气凌人。
成语出处:
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 黄雅林》:“先生学问渊博,矜使气,医卜艺术之书,无不周览。”
78

而为

成语拼音:
liàng cái ér wéi
成语解释:
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强。
成语出处:
79

角妙

成语拼音:
liè cái jué miào
成语解释:
艺,争最妙
成语出处:
汉 傅毅《舞赋》:“合场递进,按次而俟,埒角妙,夸容乃理。”
80

女貌

成语拼音:
láng cái nǚ mào
成语解释:
郎:男子;貌:容貌。旧时形容男女青年貌相配。
成语出处:
元 乔梦符《扬州梦》:“这一双郎女貌天生下,笋余儿游治子花朵儿俊娇娃,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。”
* 第二个字是才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