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 (278个)

81

求安

成语拼音:
jū wú qiú ān
成语解释:
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求饱,居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
82

所出

成语拼音:
jì wú suǒ chū
成语解释:
计:计策,办法。想不出什么办法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顾荣传》:“兄弟姻娅盘固州郡,威逼士庶以为臣仆,于时贤愚计所出。”
83

所施

成语拼音:
jì wú suǒ shī
成语解释:
计:计策;施:施展。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因为田承嗣所縻,曾因讨叛,飞矢中肩。左右与之拔箭,而镞留于骨……曹进痛楚,计所施。”
84

所之

成语拼音:
jì wú suǒ zhī
成语解释:
犹言计所出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“子仙等困蹙,计所之,乞输郢城,身还就景。”
85

完肤

成语拼音:
jī wú wán fū
成语解释:
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。形容遍体都是伤。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,或被批评、责骂得很厉害
成语出处: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健及传》:“健及少遇祸乱,久从战阵,矢石所中,肌完肤。”
86

虚发

成语拼音:
jiàn wú xū fā
成语解释:
箭:弓箭;虚:空。箭射得准,每发必中。形容箭术高明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朱伺与贼水战,左右三人上弩给伺,伺望敌射之,箭虚发。”
87

遗策

成语拼音:
jǔ wú yí cè
成语解释:
举:提出;策:计谋、办法。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。形容足智多谋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万举而遗策矣。”
88

由出

成语拼音:
jì wú yóu chū
成语解释:
同“计所出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异苑》:“苻坚为慕容冲所袭,坚驰騧马,堕而落涧,追兵几及,计由出。”
89

遗算

成语拼音:
jǔ wú yí suàn
成语解释:
举:提出;算:计谋、办法。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。形容足智多谋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袁蠸传》:“智者了于胸心,然后举遗算耳。”
90

足赤

成语拼音:
jīn wú zú chì
成语解释:
足赤:成色十足的金子。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。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
宋 戴复古《寄兴》:“黄金足色,白璧有微瑕。求人不求备,妾愿老君家。”
91

作有

成语拼音:
jiāng wú zuò yǒu
成语解释:
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。
成语出处: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不要你将来作有,则要你依前来依后。”
92

做有

成语拼音:
jiāng wú zuò yǒu
成语解释:
见“将作有”。
成语出处:
熊龙峰《张生彩鸾灯传》:“常时节将做有,几回价送暖偷寒。”
93

择言

成语拼音:
kǒu wú zé yán
成语解释:
谓出口皆合道理,需选择。
成语出处:
汉·马援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龙伯高敦厚周慎,口择言,谦约节俭,廉公有威。”
94

择言,身择行

成语拼音:
kǒu wú zé yán,shēn wú zé xíng
成语解释:
言行都合乎礼法,没有什么可挑剔的
成语出处:
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择言,身择行。”
95

不答

成语拼音:
lǐ wú bù dá
成语解释:
礼:礼数。一方以礼相待,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燕义》:“君举旅于宾,及君所赐爵,皆降再拜稽首,升成拜,明臣礼也。君答拜之,礼不答,明君上之礼也。”
96

常家,福定门

成语拼音:
lù wú cháng jiā,fú wú dìng mén
成语解释:
禄:福。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
成语出处:
晋·挚虞《门铭》:“禄常家,福定门,人谋鬼谋,道在则尊。”
97

忌惮

成语拼音:
lüè wú jì dàn
成语解释:
畏惧。形容非常放肆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礼记 中庸》:“小人而惮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[董卓]出入宫庭,略忌惮。”
98

惧色

成语拼音:
liǎo wū jǔ sè
成语解释:
惧:害怕;色:神色。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戚颜色不变,了惧色。”
99

拾遗

成语拼音:
lù wú shí yí
成语解释: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
100

影,去

成语拼音:
lái wú yǐng,qù wú zōng
成语解释:
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影,去踪。”
* 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