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来的成语 (103个)

41

报往

成语拼音:
bá lái fù wǎng
成语解释:
匆匆地跑跑去。跋,通“拔”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礼记 少仪》:“毋拔,毋报往。”郑玄注:“报读为赴疾之赴,拨、赴皆疾也。”
42

常往

成语拼音:
cháng lái cháng wǎng
成语解释:
经常往或访问的行动、习惯或事例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2回:“想这许多妖怪在园里,还了得!头里人多阳气重,常常往不打紧。”
43

秋去

成语拼音:
chūn lái qiū qù
成语解释:
秋天过去,春天到。形容时光流逝
成语出处: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清腔类·山坡羊》:“春秋去泉东泻,芳颜不似前潇洒。”
44

簸去

成语拼音:
diān lái bǒ qù
成语解释:
连续、反覆地颠簸
成语出处:
巴金《发的故事 星七》:“车子虽然走得慢,但是震动得十分厉害,把站立的客人颠簸去。”
45

播去

成语拼音:
diān lái bō qù
成语解释:
见“颠簸去”。
成语出处:
许地山《空山灵雨·海》:“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,随着波浪颠播去便了。”
46

倒去

成语拼音:
diān lái dǎo qù
成语解释:
翻过倒过去,回重复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64卷:“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,颠倒去,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。”
47

独往

成语拼音:
dú lái dú wǎng
成语解释:
独身往,不与人为伍。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
成语出处:
明 李贽《何心隐论》:“公独独往,自我无前者也。”
48

西去

成语拼音:
dōng lái xī qù
成语解释:
谓行人往往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李商隐《关门柳》诗:“永定河边一行柳,依依长发故年春。东西去人情薄,不为清阴减路尘。”
49

紫气

成语拼音:
dōng lái zǐ qì
成语解释:
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,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,知道将有圣人过关。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。比喻吉祥的征兆
成语出处:
唐·杜甫《秋兴》诗:“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紫气满函关。”
50

复去

成语拼音:
fān lái fù qù
成语解释:
翻:翻转。形容做事多次重复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性理·理》:“横说世如此,竖说也如此。翻复去说都如此。”
51

复去

成语拼音:
fǎn lái fù qù
成语解释:
回翻动。形容多次重复
成语出处:
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三卷:“江涛反复去,看了又看。”
52

复去

成语拼音:
fǎn lái fù qù
成语解释:
谓多次重复。
成语出处: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二五章:“说醒着吧,他又神志不清,脑子里总是:黑马——白占魁——农业社,农业社——白占魁——黑马,返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。”
53

覆去

成语拼音:
fān lái fù qù
成语解释:
①指不断翻身。②指反复多次。参见“翻覆去”。
成语出处:
明汤显祖《紫箫记 胜游》:“自成了人后,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,番覆去,那里睡?”
54

复去

成语拼音:
fān lái fù qù
成语解释:
番:通“翻”。形容多次重复。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4卷:“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,小段名回后,老公又睡了。番复去,一夜不曾合眼。”
55

开口

成语拼音:
fàn lái kāi kǒu
成语解释:
见“饭张口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元稹《放言》诗:“酒熟餔糟学渔父,饭开口似神鸦。”
56

未艾

成语拼音:
fāng lái wèi ài
成语解释:
谓(恩泽)方始到尚未止歇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方孝孺《凝命神宝颂》:“霈如霖雨,润泽天下,而民被其惠者,方而未艾也。”
57

张口

成语拼音:
fàn lái zhāng kǒu
成语解释:
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
成语出处:
唐 元稹《放言》:“酒熟脯糟学渔父,饭开口似神鸦。”
58

暂去

成语拼音:
fú lái zàn qù
成语解释:
去无定。
成语出处:
《红楼梦》第八八回:“姨太太这几天浮暂去,不能过回老太太,今日饭后家去了。”
59

今往

成语拼音:
gǔ lái jīn wǎng
成语解释:
从古代到现代
成语出处:
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江都市孝妇屠身》:“古今往夕阳中,江山依旧在,塔影自凌空。”
60

神昧

成语拼音:
huò lái shén mèi
成语解释:
昧:昏昧。祸患了,神志昏乱不清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语有之:福至心灵,祸神昧。”
* 第二个字是来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