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毛的成语 (61个)

41

反裘

成语拼音:
ài máo fǎn qiú
成语解释:
古时穿皮衣服,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二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。’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无所恃邪?’”
42

数睫

成语拼音:
chuí máo shù jié
成语解释:
比喻目光短浅,只注意微末细节。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黄道周传》;“自古迄今,决无数米量薪,可成远大之猷;吹数睫,可奏三五之治者。”
43

洗垢

成语拼音:
chuí máo xǐ gòu
成语解释:
吹开皮上的而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。
成语出处:
《北齐书·酷吏传·宋游道》:“游道禀性遒悍,是非肆口,吹洗垢,疮疵人物。”
44

种种

成语拼音:
diān máo zhǒng zhǒng
成语解释:
指衰老。
成语出处:
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”
45

大雪

成语拼音:
é máo dà xuě
成语解释:
像鹅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
46

换髓

成语拼音:
fá máo huàn suǐ
成语解释:
削去旧的发,换去旧的骨髓。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。
成语出处:
明·梅鼎祚《昆仑奴》第四折:“你此去伐换髓,变姓逃形,我何处会得你着。”
47

鸡胆

成语拼音:
fèng máo jī dǎn
成语解释:
凤的羽,鸡的胆子。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二回:“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鸡胆事难成。”
48

济美

成语拼音:
fèng máo jì měi
成语解释:
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49

洗髓

成语拼音:
fá máo xǐ suǐ
成语解释:
刮去发,洗清骨髓。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景仁《浴汤泉》诗:“伐洗髓欠福命,尘土肠胃聊湔除。”
50

龟背

成语拼音:
guā máo guī bèi
成语解释:
刮:用锋刃平削。从乌龟背上刮下。比喻事情很难成功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东坡》:“刮龟背上,何时得成毡?”
51

兔角

成语拼音:
guī máo tù jiǎo
成语解释:
乌龟身上生,兔子头上长角。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
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第六卷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,兔生角,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
52

不犯

成语拼音:
háo máo bù fàn
成语解释:
毫:细。一丝一毫也不侵占。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。
成语出处: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广汉士女》:“纯独清廉,毫不犯,夷汉歌叹,表闻三司。”又《南中志·宁州》:“广汉郑纯,独尚清廉,毫不犯,夷汉歌咏,表荐无数。”
53

鸿泰岱

成语拼音:
hóng máo tai dài
成语解释:
见“鸿泰山”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战声集·〈归国杂吟〉之三》:“四十六年余一死,鸿泰岱早安排。”
54

鸿泰山

成语拼音:
hóng máo tài shān
成语解释:
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55

丫头

成语拼音:
huáng máo yā tóu
成语解释:
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
成语出处: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为了一个黄丫头,就那么愤世嫉俗,真是小题大做!”
56

卓竖

成语拼音:
hán máo zhuó shù
成语解释:
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
57

辨色

成语拼音:
jiàn máo biàn sè
成语解释:
根据对方的脸色、表情行事。同“鉴貌辨色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汤显祖《还魂记 道觋》:“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辨色,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。”
58

失貌

成语拼音:
jǐn máo shī mào
成语解释:
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,却忽略了整体面貌。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画者谨而失貌。”
59

蒜皮

成语拼音:
jī máo suàn pí
成语解释:
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敌当前,同心协力还怕迟误,谁还记着那些鸡蒜皮的小事儿。”
60

楞楞

成语拼音:
máo máo lèng lèng
成语解释:
慌手慌脚
成语出处:
* 第二个字是毛的成语